怨篇
《秋兰》,咏嘉人也。嘉而不获用,故作是诗也。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怨篇》原来没有序,丁福保据《太平御览》卷983补。这首诗前六句写秋兰处所及其美善品质,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叹。
诗人先说秋兰生于大山陵中,那是荒远之所在,但秋兰茂盛,生命力顽强,这是一种对比。接着诗人具体介绍秋兰的色香:它的芳香,多么浓郁! (有馥,即馥馥,形容香气浓郁),它的花黄艳艳的,多么可爱! (葩;pā,秦人谓花曰葩)。诗人又写秋兰的品德;虽然生于幽远深山之中,它(厥)的美善却更加完备充溢。这又是一种对比。结尾诗人发出感叹:这位人士(“之子”即“是子”, 指兰)居幽深之僻远,我忧伤嗟叹(劳)又如之奈何!
诗人篇末点题:用拟人化的称谓以物喻人,指明人才虽然美善,处于不用之位,我因而怨恨嗟叹。诗人怨的是社会制度,看到当时社会的缺陷:埋没人才!
古琴曲有《猗兰操》,晚于张衡的蔡邕在其《琴操》一书中说:“《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者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当然,《猗兰操》不见得是孔子所作,但其为古琴曲则是可信的。这说明以幽兰喻人才埋没由来甚远,但最早把这个意思写成完整的一首诗的,却是张衡。
从艺术上来说,诗人用的是隐喻和对比的手法。本来“秋风兰蕙化为茅”,秋天草木凋谢,但诗人笔下的秋兰却是“猗猗”(茂盛);虽处深山荒僻之处,却美善充溢;诗人虽极为赞赏,但却无能为力。这三重对比说明当时社会制度缺乏“唯才是举”的机制与活力。这是封建专制时代带有普遍性的病根。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加上隐喻手法,发人深思。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这诗“清典可味”。
上一篇:归园田居|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下一篇:悲愁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