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缘枝叶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以下所选两组别诗(共七首),初载于《昭明文选》。“文选”认为前四首是苏武的作品,自本文始后三首是李陵的作品。但后来许多学者考证,认为它们是后人的伪作,拟苏李诗。因为在苏李生年前后,未见五言诗。但可断定,这几首诗至少产生于东汉末,故于此一并欣赏。
第一首别诗(《骨肉缘枝叶》)是写送别兄弟的。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讲的是兄弟之间关系甚密,犹如叶子缘同枝而生。结识的朋友也是相近相亲的。其中, “骨肉”指兄弟,“相因”即“相亲”。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兄弟亲,朋友亲,四海之内皆为兄弟,都亲,天下之人谁也不是不相关的陌生人。诗由兄弟亲情扩展到凡人皆亲,又由凡人皆亲回到何况骨肉之间呢?“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何况我们同根生、同一双亲的兄弟呢!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原先兄弟间犹如鸳与鸯一样朝夕相处,而今却如参星与辰星一般,出与没两不相见!原先兄弟俩一直在一起亲亲热热,而今好象一个在边塞以外的胡地,一个在远离边境的秦地。 “惟念当乖别,恩情日以新。”面对离别之际,更觉得情谊加深了,更感到情感亲切了。“《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诗经·鹿鸣篇》中鹿因得而唤友伴,可以比喻我们人的宴乐嘉宾。 “我有一樽洒,欲以赠远人。”我这里有一些酒,就是预备送给去远方的人。(樽,酒器)“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愿你再留一会儿品尝我这深情的酒,再叙叙平日亲切友好的深情。
这首诗的写作技巧是很高的。诗先以枝叶比喻兄弟之情;再引《论语》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为典,讲世人皆应亲的美好愿望;又以鸳与鸯喻往日亲,以参与辰喻今日分别之远;还以“长相近”、 “胡与秦”作对比,进一步惋惜分别;而后再引《诗经·鹿鸣》为典,忆惜日之情,留今日饮宴。全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准确、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写此诗的目的:言兄弟情谊敦笃,可歌可泣!
上一篇:饮酒|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下一篇:高阳乐人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