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这是《拟咏怀》的第二十六首。此诗通过写边关景色而联想到自己入北朝之后,若李陵之不还,荆卿之长绝,感伤自己虽尚有英雄气,但也只能如项羽那样在帐中作歌了。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萧条”,寂寞冷落貌, “亭障”,亭候和堡垒,亭候为古代边境上监视敌情的岗亭, 《后汉书·光武纪》注: “亭候,伺候望敌之所。” “障”,古代边塞的堡垒,《战国策·魏》注: “障,隔也,筑城垒为之。”“凄惨”,悲伤惨痛。 “风尘”,喻战乱, 《汉书·终军传》: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以上二句总写边关之萧条,战乱之凄惨。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关门”,即指边关。 “白狄”,春秋时狄族之一支。这两句说,关门之外,即白狄所居之地,边城为日所照,影入黄河之中。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自匈奴归汉时李陵置酒贺武云: “异域之人,一别长绝。”荆轲入刺秦王,燕太子饯之易水,荆轲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二句由边关之景色联想到古代李陵之秋风别苏武,燕太子之寒水送荆轲。喻自己如李陵不得南归,荆轲不能复还。“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被围于垓下,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则夜起,……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这两句承接三、四句,可解释为作者自己的感慨,意思是就算有项羽那样的盖世英雄气,处此困境,也只好作无可奈何的帐中歌了。
本诗共八句,前四句集中写边关的景物:亭障远而萧条,风尘多且凄惨;关门外即为白狄(异族)之地,城近黄河,影入河中。勾勒出关河冷落的景象。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曰: “‘城影’句悲壮。”总的看,前四句都渲染的是悲壮的色彩。面对如此肃杀的景物,五、六句又联想到古人秋风中别苏武,寒水上送荆轲,对照自己不得南归的身世和遭遇;结尾两句更加令人感到作者的孤寂和悲伤。此诗由景入情,融情于景,触景伤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主要是得力于前四句景物的描写。庾信诗歌很注重对仗之美,此诗亦然,“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尤为精美。对偶句古人本来就讲究“抽黄对白”,而“白狄”对“黄河”,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 “北朝词人,时流清响,庾子山才华富有,悲感之篇,常见风骨。尔时徐、庾并名,恐孝穆华词,瞠乎其后矣。”“风骨”指格调劲健,艺术感染力强。庾信《拟咏怀》可谓“悲感之篇,常见风骨”,这不仅是因为他“才华富有”,而重要的是他以齐梁文学的艺术技巧来抒写他“乡关之思”和亡国之痛,写出了他亲身经历的战乱动荡的时代,因此,徐陵(孝穆)只能“瞠乎其后”了。而这首诗正体现沈德潜所评的这一特点。
上一篇:拟古九首|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下一篇:据地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