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入朝曲》是谢朓 齐永明八年(公元490年)所作的乐府组诗《随王鼓吹曲十首》之四。据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谢朓《齐随王鼓吹曲》的题解讲: “齐永明八年,谢朓奉镇西随王教于荆州道中作”, “《校猎》以上三曲颂藩德。”当时谢朓27岁,为随王肖子隆镇西功曹,后转文学,跟随王赴荆州(今湖北江陵)镇,在途中写了这组供军中演唱的鼓吹曲辞。《入朝曲》是“《校猎》以上三曲”的第一首,所以说它是一首歌赞随王功德的颂诗。
谢眺与齐皇宫诸王关系很密切,特别与随王肖子隆更为亲密。《南齐书·谢眺传》载: “子隆在荆州,好辞赋,数集僚友,眺以文才,尤被赏爱,流连晤对,不舍日夜。”谢朓在远离京都,赴任荆州途中写作《入朝曲》,显然是对随王未来入朝将受重大封赏的一种祝福。
“江南”六句为第一层,以赞美的笔调描绘了金陵(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帝都的壮丽景象。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概括赞美金陵是江南形胜之地,不仅处于江南秀丽的环境之中,而且是帝王聚集(州:聚集。至少从东晋至宋齐各代)的一座帝都。作者在宏阔而秀美的艺术空间里,突出金陵帝都的显要地位,流露了对于帝都和功名的向往。这两句发端挺秀、格调昂扬,颇有力度。一般说,谢朓诗融情入景,以清丽为宗,但它融会了曹植诗的发端、鲍照诗的俊逸,时时从宏阔的角度取象造境、琢句警秀,此诗“江南”二句也属于此类,具有李白所称美的“清发”的特点,即清丽而秀发,俊秀、挺拔,秀中见骨。 “透迤”四句,运用细节具体描绘金陵的景物、环境,烘托帝都的气象:城外有蜿蜒如带的碧绿江水(长江与秦淮河),城内高耸而起的是华丽的朱红楼阁,高大的屋宇夹着供车马驰行的大道,两行垂杨遮覆着穿流宫苑的御沟。作者一连写了四个细节形象,构成一幅金陵内外高低交错、色彩辉映的帝都图景, 诗人的赞美、向往之情自然流注其中。作者的描写视线是从城外向城内、向宫内流动、转移的,犹如电影镜头画面的推移、变换,构成一组有层次的完整画面,紧紧扣住开端两句,为“佳丽地”、 “帝王州”做了形象的展示。
“凝笳”四句为第二层,暗点“入朝”题意,歌颂随王功德。“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二句,以景物描写方式,自然回笔落到随王的“华輈”之上。凝:声调徐缓。翼:鸟儿伸展两翅,引申为飞翔或覆蔽,这里是“遮护”的意思。輈:车辕,代指车乘。这两句具体描绘随王乘坐华丽的车乘入朝的堂皇气派:前边是徐缓吹奏笳管的乐队,华盖如鸟的翅膀一般遮饰着车辆轻轻击动鼓乐的仪仗,紧随在彩车之后。结尾二句,画龙点睛,以颂美结束全诗。云台:汉朝宫中的高台名。《后汉书·阴兴传》注: “洛阳南宫有云台广德殿。”汉明帝曾在云台图画32位中兴功臣的画像,以示表彰。诗人最后写随王“入朝”是因为向天子献纳章表,建树了堪封云台功臣的功勋,如此,获取功名实在是无可怀疑了。
总的看,这首诗内容很简单,表现了年轻诗人对建功立业的热情和向往,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在形式上,它却代表着谢脁所倡导的“永明体”诗,即新体诗的艺术特征。一是讲究诗句的对偶。全诗除首尾四句外,其他六句都是对偶句,造成语言整饬的结构美。二是追求声律的和谐自然,造成声韵抑扬的音乐美。全诗十句中,有五句完全符合新体诗的平仄变化规则,即符合格律化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格律化追求,开始变古体为新体。三是讲究语言的华丽和提炼,作者注重语言形象的色彩和映衬,注重语言的变化,特别表现在“逶迤”六句,每句中间都用了一个动词:带、起、夹、荫、翼、送,各不重复,在句中起着连结诗歌语言形象的聚合作用,而且在诗句形象的推移中产生一种动态和力感。这种诗句的提炼,对后代律诗的语言锤炼、凝缩颇有启迪。
上一篇: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下一篇:关山篇|原文|翻译|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