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故人
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
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
离居方岁月,故人不在兹。
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
这首诗抒写作者怀念友人,追觅知音的真挚感情,也表现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理。
本诗受《楚辞》文风影响,讲究兴寄,引类譬喻,寓意殊深。
诗首句“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即脱胎于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该诗句意亦承袭《湘君》。按王逸的注释, “下女”是比喻臣子,亦即指自己的同道者。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愿往芬芳绝异之洲,采取杜若,以赠与贞正之人。王逸解释这样做的用意是: “思与同志,终不变更也。”即是说,赠杜若所表达的意思是,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并进,百折不挠,始终不渝。杜若是《楚辞》中多次出现的事物。如《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即说山鬼芳姿洁美宛如杜若。楚辞中以芳草之属,譬君子,象美德。这些用意,全被承袭在“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的内涵之中。本诗题为《怀故人》,但也不能仅仅理解为怀念老朋友,这里还有个“诗言志”的问题,诗中借怀念老朋友,还抒发了作者操守高尚并谋求同道者的那种“同气相求”的情感,也可说是对知音的期待。
诗开头抒发欲会故人、欲盛延知音的那种期待, “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多美好的愿望!而继热望之后,诗境所展开的却不啻一瓢冷水。 “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离居方岁月,故人不在兹。”诗人仿佛在说:当我翘望远方,远方一片迷茫,我怎样才能见到你,我思念的友人;当我一程一程跋越山川,山川阻隔,烟水苍茫,我怎样才能见到你,我思念的友人,离家才经年逾月,可老朋友已不在此地了,我怎样见到你呵,我思念的友人。有一唱三叹之妙,后面两句都暗吟着“何由见所思”。
诗句中用叠词“望望”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期待,又以“忽超远”反衬期待的不可能。按, “忽超远”亦脱胎于《国殇》“平原忽兮路超远”, “忽”与“超远”均极写渺远之词,诗人并用之,衬托了“何由见所思”的失望。 “故人不在”, “山川间之”,均与起首句“赠佳期”相呼应,诗境内涵有着尖锐的冲突,使人对诗人欲觅知音的艰难,生发无尽的感慨。
诗人在政治生涯中,多次被谗蒙诬,最后也是被诬害下狱致死的。在这样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作者对知音难求的感慨,寻求美德君子的愿望,客观上也间接带有对社会批判的意味。
本诗借景抒情,内涵复杂而丰满,心中不尽之言,都化入了景中。
结尾“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表现了作者的感慨和向往。清风、明月,高洁之境;动帘、照窗,含蓄写诗人长夜不寐的情景。一个人既能望见“孤月照窗”,又能感到“清风动帘”,那么,你说说,这个人在漫漫长夜中在做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睡不着一。这个失眠者的心境留给读者去猜想,这就使这两句诗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一,概括说来,可认为它折射了作者辗转反侧,彷徨难安的心境,表现了作者期待所思而终无所得的深沉的感慨。与诗首句拟“赠佳期”之愿冷热相激,更增添了悲怆的色彩。
月亮本来就只有一个,并无寂寞之说。月前面着一“孤”字,那是人主观感情的折射。团圆的人称月为“团圞月”,伤心的人称月为“冷月”、 “残月”,这大抵与称“孤月”者情况相同,都是把感情色彩施着于景物,这样的景物,也正是他们自己情感的写照。
结尾, “同携手”, “酌酒赋新诗”,呼应全诗开头,具体展示了“佳期”之乐,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向往。而用了“安得”一词,又使这种向往带上点急切和焦虑的色彩,有根本不能得到的感慨。“携手”、 “酌酒”、 “赋新诗”也是这样,向往而已,眼前也是根本不能得到。这样,就照应着“孤月”一词的“孤”字:明月孤悬天之一隅,脉脉空含情思,如此而已,莫可奈何!
上一篇:当欲游南山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下一篇:怨歌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