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杜牧·清明》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清明,为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此日人多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但扫墓祭祖是主要内容。本诗写的是作者清明时节春游时所见情形。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①。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②。
注释
①断魂:迷惘纷乱的心理状态。 ②杏花树:一村名。杏花雨水后开,这时早已凋零。该村当在今安徽省贵池市(因当时诗人在池州),向以产酒著名。
赏读
“清明”一词,让人联想清明祭祖,仿佛夹卷而来旷野坟场哀哀哭声和四飞纸钱,再加上纷纷细雨如愁似雾,更使人觉得凄清。诗人独步这种环境心头滋味难以言喻,由不得步履沉重,心头压抑。杜牧这位忧国哀时、“刚志有奇节”(《唐才子传》)的诗人,对此情此景,怎不感触万千、悲从中来;于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奔涌而至。诗人“欲断”去这凄迷惆怅之魂,于是诗句到三句忽一转。“借问”的目的很明确,寻找酒家歇脚避雨,借酒消除心头之愁,洗却纷纷之雨带来的料峭春寒与旅途疲劳。第四句接上句而来,“牧童”即是上句之宾,又是本句之主。诗人不写牡童回答言语而写牧童指杏花掩映的小山村的动作,有用明丽景色冲淡忧郁情怀之意。然而诗人以一“遥”冠以“指”前,遥即路远,经一指而见红杏梢头小村隐没。春衫尽湿,旅途劳顿,见而不能即得,更增加了诗人心中的惆怅。而且诗人在前两句铺下的伤感基调,使得“杏花村”似乎也蒙上淡淡的伤感。“杏花村”的美酒就能使诗人解脱吗?
这首小诗首句交待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承起中写出人物,显示诗人迷乱心境;第三句一转,在提出摆脱这种困境的办法的同时逼出第四句,诗境达到高潮。全诗虽无一个难字,一个典故,然而在优美的境界里生动地刻画了唐末正直士大夫的特殊心态和感受。
上一篇:《先秦诗歌·《卫风》·淇奥》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下一篇:《唐诗·宋之问·渡汉江》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