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菩萨蛮》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②,鬓云欲度香腮雪③。懒起画蛾眉④,弄妆梳洗迟⑤。照花前后镜⑥,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⑦,双双金鹧鸪⑧。
【注释】
①《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名,后为词调。唐苏鹗《杜阳杂编》云:宣宗大中初,女蛮国人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据此,知此调原出外来舞曲,传入当在公元847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前后不止一次传入中国。②小山:指床头屏风上雕画着重重叠叠的山峦。金明灭:指太阳照在屏风上,金光闪烁。以“金明灭状朝日初升与画屏之金碧相映生辉”。另说,唐代女子在额头上涂黄色,叫 “额黄”,隔了一夜,浓淡不匀,故曰明灭。③鬓云:描写像云朵似的乱发。又形容鬓发细柔乌黑。欲度:形容头发蓬乱,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度,动词,指鬓发飘动、飞动等,点出美人鬓发松乱的一种睡态。香腮雪:一作“春腮雪”,非。形容雪白或敷粉的面颊。④蛾眉:或作娥眉,形容女子眉毛细长如蚕蛾之触须。杨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之娥。”枚乘《七发》:“皓齿娥眉。”⑤弄妆:打扮,妆饰。⑥照花:指对镜簪花。因为两镜前后对照,故云“交相映”。花,头上的装饰品。⑦新帖:指用金线绣好的花样,再帖缝在衣服上。帖,一作“贴”,著也。罗襦:短衣,短上衣,这里指丝绸短袄。古乐府《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⑧金鹧鸪:在丝绸短袄上,用金线盘绣上两只鹧鸪的美丽图案,绣后重加以熨贴,金光闪闪,故称金鹧鸪。一作用金箔贴成的鹧鸪鸟。
【评点】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起二句勾勒了少妇的外貌形象:云髻高盘,在朝阳的照映下,头上簪珥钗环闪烁着美丽的光影,乌黑的鬓发则略微遮盖了两腮。这里用一个“度”字,就将鬓发如云的动态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令人感到妙不可言。接着写她的神态,娇慵怯怯,连弄妆画眉也是懒洋洋的,动作极其迟缓。“懒”字、“迟”字便是人物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弄妆”二字,显露出人物情绪由娇懒逐渐变为精细,用双镜前后对照,惟见人面与花枝交相辉映,展现了一个美丽少妇的形象。其得意之情,婀娜之态,可以想见。结尾二句又复宕开,当其瞥见绣罗短袄上一对金黄色的鹧鸪时,便自觉孤独。至此,则可知前半片所说的弄妆“迟”、“懒”的意蕴所在,即暗示其心灰意冷的原因所在。
清末学者、诗人俞陛云在《唐词选释》中指出:“飞卿词极流丽,为《花间集》之冠。《菩萨蛮》十四首,尤为粗精之作。”这首词描写了一位独处闺中的少妇,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等一系列动态,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与心情。写得层次分明,又含蓄蕴藉。在诗词中写闺怨的作品很多,但作者把闺怨写得绮秀凄绝,与别人不同,颇不多见。整个词虽写闺中少妇心中的幽怨,却未直接暴露,而是隐隐约约地通过对她的神态、动作、服饰等的描写,层层暗示其内心的感情。
这首词颇能代表温飞卿的艺术风格,加之温词影响深远,故本词被看作词史上一座丰碑。
其二
水精帘里玻璃枕①,暖香惹梦鸳鸯锦②。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③,人胜参差剪④。双鬓隔香红⑤,玉钗头上风⑥。
【注释】
①水精:即水晶。用色泽莹澈、质地精细的水晶制作的帘子。②惹梦:这里指鸳鸯锦被既香且暖。最容易引人入梦境。惹,逗引,撩起。《花间集》词中用“惹”字共二十五处,多为此意。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形的锦被。锦,锦缎、锦被。③藕丝:指衣服染成藕丝色,像秋日蓝天之浅色。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秋色:秋香色,淡赭。形容衣裳的颜色。④人胜:即采胜、花胜。这里指女人头上的饰物似人形。李商隐《人日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参差剪:谓剪成大小不同、各种形态的样子。⑤隔香红:分戴鲜花。因花分戴于两鬓,所以用“隔”字。隔,分开。香红,鲜花。⑥玉钗:古时妇女的首饰,常以金玉制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头上风:指头上所饰花胜之类,随步迎风而微动。作者的《咏春幡》诗亦云 “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
【评点】
这首词主要是通过梦境描写一位女子的怀人之情及其微妙而细致的心理状态,读之如在眼前。
起首二句,以华美的字句描绘闺中陈设玲珑雅洁及思妇恹恹入梦。加之下片夸饰思妇服装的多彩和头饰的多姿,显得十分艳丽。词境如此,似觉 “浓得化不开”,然折入三、四句,则于秾丽中透出清新之气。下片具体写思妇梦醒以后的装束。前两句着重写实,色彩绚丽;后两句着重神韵、风采。“双鬓”句中着一 “隔”字,透出两鬓簪花如画。末句着一 “风”字,不但使两鬓之花漂浮不定,且觉玉钗上的人胜也在春风中颤巍巍摇晃不已。
本词写思妇初春深闺遥怨之情。思妇由 “暖香”而入梦,由梦而见江上烟柳,雁飞月残,并由晨起而盛妆。虽然 “通篇如缛绣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可求”(俞平伯《读词偶得》),但从室内 “暖香”、“鸳鸯锦”及室外之 “雁飞残月天”的描写中,思妇之隐情仍依稀可见。虽然有 “雕缋满眼”之病(李冰若《栩庄漫记》),但炼字如 “惹”、“隔”、“风”,使思妇神情活现,炼句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意境深远,不失为词中佳句,倍受后人称赞。
陈廷焯认为:“‘江上’ 二句,佳句也。好在全是梦中情况,便觉绵邈无际。若空写两句景物,意味便减。”(《白雨斋词话》卷七)又云:“‘杨柳岸,晓风残月’ ,从此脱胎。”(《白雨斋词评》)
温庭筠长于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在一片幽静的氛围里,呈现出益显静谧的动象,颇足引起读者遐想,沉浸于优美无尽的思索中。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①,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②,暂来还别离③。翠钗金作股④,钗上蝶双舞⑤。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注释】
①蕊黄:即额黄。因色似花蕊,故称。六朝时代,妇女打扮时,额间涂黄,唐五代时候,仍存此习。无限:没有界限,指黄色已经模糊不清。山额:旧时代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或曰,额间的高处。②牡丹时:指牡丹开放之暮春时节。③暂:刚。④股:钗的组成部分,如羽。《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⑤蝶双舞:钗头饰双碟形,颤动时如飞舞状。
【评点】
这首词写情人相见恨晚,相别恨速的情景。词的开头写闺中人物的形象,虽是旧妆,但还可见到额间点黄的痕迹,隔着纱窗还可看见她笑意已消失,且带愁容。“相见”二句,补充刻画她 “隐笑” 的原因。她与爱人相见在暮春时节,牡丹花开放之时,暗喻相见之晚。“暂来还别离”,“暂”字是刚刚的意思,点出共处时间之短,离去匆匆。一个 “隐”字,深藏了无限情致,将其沉浸于幸福的回忆转述为怨恨相聚短暂的那一刹那的神情淋漓写出。
下片 “翠钗”二句,乍见只是写了妆饰的双钗,但在闺中人眼里,却大有人不如物之感,这与第一首所言 “双双金鹧鸪”同一道理,隐含着对人情冷寂的喟叹! 最后二句,“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以景结情,淡语作收,但真收得住吗?实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融情于景,给人以有余不尽的情趣,耐人寻味。
其四
翠翘金缕双鸂鶒①,水纹细起春池碧②。池上海棠梨③,雨晴红满枝。绣衫遮笑靥④,烟草粘飞蝶⑤。青琐对芳菲⑥,玉关音信稀⑦。
【注释】
①翠翘:指鸟尾上翠色的长毛。金缕:金色的花纹。鸂鶒:水鸟名。因其形大于鸳鸯而色多紫, 故称“紫鸳鸯”。整个句子描写鸂鶒外形。②水纹:指双双鸂鶒游于春池碧水上,泛起细细的波纹。③海棠梨:即海棠花。④笑靥:含笑时面颊上呈现的酒窝。靥,酒窝儿。曹植《洛神赋》:“靥辅承权。”⑤烟草:指青烟细草。粘:这里形容蝴蝶紧紧地附着在青烟细草上。⑥青琐:古代门上的雕花妆饰。指华贵之家。芳菲:花草芬芳繁茂,指美好时节。⑦玉关:即玉门关。唐五代闺情诗词,写妇人思念久戍边疆的征夫,常用 “玉关”、“玉门”这些词,泛指边远的国土。李白诗有 “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评点】
这首词也是闺中怀人之作,着力以往昔的欢乐反衬今日的落寞。
上片追述往日欢会的情景,用紫鸳鸯在平静的春水中嬉戏起兴,以喻两情的和谐融洽;又用雨后池上海棠花的红艳满枝,烘托欢乐的气氛。
下片开头一句 “绣衫遮笑靥”,点出了少女美丽娇羞的情态。又用“粘飞蝶”承前启后,烟笼芳草,飞蝶双双,既关合前面春日幽会的虚写,又是后两句实写 “青琐对芳菲” 的伏笔。最后揭示本意,芳菲依旧,人去屋空,音讯稀疏,一种怀念的幽怨情怀,溢于纸上。
刘永济评点:“后二句则以今孤寂之情,与上六句作对比,以见芳菲之景物依然,而人则音信亦稀,故思之而怨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陈匪石在《旧时月色斋词谭》中评价:“语语是景,语语即是情。” 因之,诵读起来意味醇厚深长。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①,绿杨陌上多离别②。灯在月胧明③,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④,妆浅旧眉薄⑤。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⑥。
【注释】
① “杏花”句:谓杏花含露凝聚,色白而香。团,凝聚,动词。香雪,如雪花带香。② “绿杨”句:言有绿杨的陌上,自古多为离别之处。③灯在:灯还亮着。④玉钩:指精美的帐钩。褰:挂起,扯挂。翠幕:指翠绿色的帷幕。⑤ “妆浅”句:浅、薄为浓艳之反义。浅妆,指早上未试新妆。旧眉薄,指原来画的眉毛色已淡薄。旧眉,指宿妆。⑥蝉鬓:谓鬓如蝉翼。鬓分两侧,梳成如蝉之两翼。崔豹《古今注》:“魏文帝宫人有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评点】
这首词托梦中之境,抒相思之情,寄思幽渺而深宏。
上片写主人公由梦而醒,梦现当初分别情景,隐含此时相思之情。醒后灯月依旧,暗示人去楼空,朦胧之景透出相忆怨情。
下片写主人公醒后情态。弄妆迟迟,展现主人公慵懒无聊的情态;进而对镜梳妆,忽而梦牵魂萦,不禁自怜自叹。全词将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尤其是结句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点:“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今人唐圭璋教授指出:“末两句,十字皆阳声字,可见温词之响亮。”(《唐宋词简释》)
俞陛云先生评价《菩萨蛮》曰:“十四首中言及杨柳者凡七,皆托诸梦境。风诗托兴,屡言杨柳,后之送客者,攀条赠别,则离思黯然,故词中之言,低回不尽,其托于梦境者,寄其幽渺之思也。”(《唐词选释》)三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这首词,都很精当。其境既迷离惝恍,其情尤可哀伤。梦中之情与身边之景相互萦绕,愁思绵绵,令人柔肠寸断,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
其六
玉楼明月长相忆①,柳丝袅娜春无力②。门外草萋萋③,送君闻马嘶④。画罗金翡翠⑤,香烛销成泪⑥。花落子规啼⑦,绿窗残梦迷。
【注释】
①玉楼:指建筑精美华贵的楼阁。李白《宫中行乐词》:“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②袅娜:柔软细长的样子。③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④嘶:马鸣。此二句乃追忆昔日相别的情景。⑤画罗:指绣绘着花纹的罗帷。金翡翠:言金色的翡翠鸟图案。《埤雅》:“翠鸟或谓翡翠,雄赤曰翡,雌青曰翠。”⑥香烛:根据俞平伯解释:“古之烛多掺以香料,故云香烛。”此句意犹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销:销融,烧燃。⑦子规:即杜鹃。《埤雅》:“杜鹃一曰子规,苦啼,啼血不止。一名怨鸟,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凡始鸣皆向北,啼苦则倒悬于树枝。”传说杜鹃为古蜀国帝杜宇之魂所化,故又称之为杜宇。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鹃之魂。”后常以子规啼声悲切比喻伤别之情。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评点】
这首小令描写了玉楼月夜少妇苦苦怀人之深情。
上片言忆,下片言梦,写出来了少妇苦苦相思、深深思念的 “长相忆”。
“春无力”,暗含寂寞的人望见柳丝,倍增伤感之意。以之描写相思少妇特别传神,因思念而心结恹恹,心潮波动,遂觉一切皆无力。“金翡翠”、“残梦迷”,乃思妇之心理活动,成对成双的鸟纹与孤单寂寞的人形成鲜明对比,香烛落下烛油,犹如自己的泪珠一般。窗外,花飘零,春逝去,子规悲啼,青春消逝,难怪窗里的人残梦迷离,相思刻骨,忧愁无限。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字字哀艳,读之销魂。
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指出此词“清绮有味”。唐圭璋教授在《唐宋词简释》中评点曰:“通体景真情真,浑厚流转”,确为中的之评。
其七
凤凰相对盘金缕①,牡丹一夜经微雨②。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③。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④。
【注释】
① “凤凰”句:指衣上用金线绣成相对的凤凰图案。盘,盘错,这里指盘绣在衣上,动词。金缕,指金丝线。② “牡丹”句:这句意为闺中人妆成后,如牡丹经雨,更为艳丽。或谓与首句意同。绣案乃凤凰牡丹图。③双脸长:意言人瘦。④“音信”二句:这句意思指所念之人音信不来,而社日前,双燕却又飞回,大有燕来人不来之悲。社,社日,古代地方上祭神的日子,有春社、秋社。
【评点】
这首小令写思妇新妆后画楼望远失落的情怀。
上片首二句描写女主人公精心妆扮后的形象。第一句从服饰写其美丽,身上穿着用金线绣成的有凤凰双飞图案的衣裳;第二句从情态写其娇艳,用比喻手法写女主人公像牡丹花,经过夜雨洗涤后十分明丽。“明镜”二句写思妇微妙情态。或许是她自己的揣测,或许是从别人那里传来什么信息,估计自己所怀念的人可能快归来了,所以才特别打扮。妆成后,又特别对镜照看,其他都好,只是自己清瘦了。
下片写妆成后望归的心情。登楼远望,久望无人影,不见伊人归来,只见栏外柳丝垂垂,这种失望与惆怅,令其心中不平。又见年年按时归来之春燕,成双成对,飞来又飞去。这真是人不如燕,丝丝哀怨,愁苦阵阵,说不清楚,格外深婉。
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①,绿杨满院中庭月②。相忆梦难成③,背窗灯半明④。翠钿金压脸⑤,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⑥,燕飞春又残。
【注释】
① “牡丹”句:写暮春时节的花月景色。莺:鸣禽类,体小,鸣声清脆,宛转如歌,故称“莺歌”。②中庭月:指月到中庭,正是午夜时分。③“相忆”句:意指由于相思之切,难以入梦,眼前唯见窗背面的灯光摇摇晃晃,半明半暗,更觉孤凄。④背窗:即北窗。一说人面背窗。皆可通。《花间集》中,用“背”字共四处,多数是“背窗”、“背面”之意,但有时也可作“闭”、“掩”之类动词释。如张泌的《浣溪沙》“绣屏愁背一灯斜”,毛熙震的《菩萨蛮》“小窗灯影背”等。⑤“翠钿”句:用翡翠或珠玉金银等制成的形如花朵的首饰。白居易 《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压脸,即遮脸。指金玉饰物遮住了脸,形容头饰富丽。⑥“人远”句:意指想到远处的爱人,泪珠纵横。阑干:交错纵横的样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评点】
这首小令同样是写“闺怨”,但侧重于描写闺人之寂寞与时光之流逝。
开头二句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设置出一个暮春暗冷的环境。花谢莺声歇,表明已是暮春时节。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杨树满院,浓绿暗淡,月到中庭,光辉清冷。这时女主人公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正因相忆而彻夜不眠,只有半明半暗的灯火伴随着她,让人倍感凄婉。
下片则侧重描写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翠钿金压脸”,以首饰之缤纷富丽反衬美人之寂寞。“寂寞香闺掩”,以香闺之掩闭正面状美人内心之凄苦,深动人心。“人远泪阑干”,正面揭示出孤独与寂寞都是因为“人远”所致。“燕飞春又残”再从侧面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正随时光匆匆消逝。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评》中评点本词云:“领略孤眠滋味,逐句逐字凄凄恻恻,飞卿大是有心人。”对匆匆逝去的时光之痛切感与因相思远人而产生的孤独感相辅相成,令人感叹不已。
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①,故人万里关山隔②。金雁一双飞③,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④,家住越溪曲⑤。杨柳色依依⑥,燕归君不归。
【注释】
① “满宫”句:言见明月、梨花而念及故人。宫,《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经典释文》:“古者贵贱因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此指一般庭院住宅之类,非王者所居。②关山:泛指途中的山山水水,原意指关塞、山岳。③“金雁”句:指见金雁双飞,不禁涕泪沾衣。此处金雁,指闺人看见绣于衣裳的双雁。刘贡父《中山诗话》:“金雁,筝柱也。”言见筝柱而思远方之人。④ “小园”句:意思是小园芳草正绿,春光正浓;家住在越溪之僻静处,更容易触景生情。⑤越溪:指古代美女西施浣纱之处,这里有以西施之美相比况的意思。曲:弯曲之处。⑥ “杨柳”句 :指见柳色依依含情,燕已归来,所念之人却不归。依依,柔弱摇曳之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兮,杨柳依依。”
【评点】
温氏小令的女主人公大都是闺阁妇人,可是这首词独写民间女子,写她怀念伊人的情景。
上片触景生情。是月光引动相思情,使她不由得念及关山万里之伊人。绣衣金雁双飞,反衬思妇之孤独,她深怨而泪下。
下片以景写情。写芳草又绿,暗怨人不归。写家住越溪,暗以西施自况,怨在其中。写杨柳依依,使别时情景再现眼前,此时怨情亦可想见。末句 “燕归”反衬 “君不归”,将怨情深慨一语道破,感情真挚。
据《全唐诗话》:温氏苦心砚席,尤长于诗赋。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温李”。更出其余力,依新兴曲调作歌词,逐开五代、宋词之盛,此词大有李义山之情韵。清人周济评点:“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介存斋论词杂著》)
其十
宝函钿雀金鸂鶒①, 沉香阁上吴山碧②。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③。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④,此情谁得知?
【注释】
① “宝函”句:描写闺妇起床不久,枕套上尚留有首饰。宝函,指华丽的枕头。 钿雀, 指钗饰。金鸂鶒, 水鸟名。 此指钗头所饰图案。② “沉香”句:指在沉香阁上看见吴山碧色,春意盎然。沉香阁 :用沉香木制作有窗户、栏干之类的楼阁,这里指楼居的华贵。李白 《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吴山:泛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山丘。白居易 《长相思》:“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③驿桥:指驿站附近的桥。驿,是古代供官员途中歇息的馆舍,又称 “驿站”,相当于当今之 “招待所”。④“鸾镜”句:鸾镜指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白居易 《太行路》:“何况如今鸾镜中,君颜未改君心改。”句意是每日对鸾镜,饰花枝,此中情意,又有谁知呢?又,可解释为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眼前的妆镜和花枝知道。“枝”与 “知”为谐音、双关。
【评点】
这首怀人小令写女主人公由满目春光触发,引起相思远人,自叹青春虚度之心情。
上片句首点出美人所饰之物的华丽精美,以见其人之娴雅。次句写登临所见春山之美。这两句颇似王昌龄之 “春日凝妆上翠楼”。在沉香阁上远眺,只见杨柳又为丝,青青而郁郁,不知不觉触动了多少离人的愁思。于是女主人公忆起 “驿桥春雨时” 的一幕送别伊人的情节。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度夕阳红,却不见离人归来。这二句又甚似王昌龄的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下片写人去音断、苦苦相思怀念之情。古乐府云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 正是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女主人公对镜自伤、自惜、自怜。花开易谢,青春易逝,此情此景又有谁能详知。唐圭璋教授在《唐宋词简释》中评点:“‘此情’ 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
这首词从物写到景,从景写到情,自今忆昔,又由昔到今,看似散乱而自有脉络相连,这恰好体现温飞卿词风婉转绵密、情韵悠然的特色。总之,这首词写景如画,写情凄冷,音节低缓,怨情幽深。
其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①,愁闻一霎清明雨②。雨后却斜阳③,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④,枕上屏山掩⑤。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⑥。
【注释】
①轻絮:又称柳絮,柳棉,指杨花。②一霎:时间短促,一会儿。孟郊《春后雨》:“昨夜一霎雨,天地苏群物。”③ “雨后”句:指雨后又出现了西下的夕阳,杏花被风吹雨打显得零落疏稀。却,又,再。④匀睡脸:匀一匀脸上的胭脂。匀,匀称,均衡,引申为适中调和。⑤“枕上”句:意指枕前屏上所绘山景因天近黄昏而暗淡。屏山,指屏风。掩,遮掩。⑥无憀:无赖,同“无聊”。
【评点】
这首小令描写一位独处闺中的思妇在雨后黄昏的惆怅孤寂。
仔细玩味小令的情节,女主人公在闺中长久寂寞独处。上片作为衬景的庭园景物,都写得宁静幽深。下片人物动作,写得舒缓清闲,似乎主人久已如此。无聊倚门,不过下意识的闲遣而已,并未急切地有所企盼,亦未显出一定的怨尤。这是一幅封建社会一般妇女寄生生活的写照。
“纱窗日落渐黄昏”(刘方平《春怨》),“暝色入高楼”(李白《菩萨蛮》),主人公百无聊赖的情态,宛然可掬。
这首小令写得宁静、疏淡,在这淡淡的气氛中显出思妇之惆怅、无聊,清丽有味,“隽逸之致,追步太白”(沈际飞《草堂诗余》卷一)。
其十二
夜来皓月才当午①,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②,卧时留薄妆③。当年还自惜④,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⑤,锦衾知晓寒。
【注释】
①皓月:指皓洁的明月。当午:正当中天。②深处:承上句重帘而言。麝烟:言加有麝香的香烛,点燃时芳香弥漫。③薄妆:淡妆。④当年:指少年、妙年、青年。⑤花露:鄂本、汤本作“花落”。
【评点】
张惠言评点此词云:“此自卧时至晓,所谓 ‘相忆梦难成’也。”(《词选》卷一)这首词正是写思妇彻夜不眠,追思往事,感慨自叹的心绪。
上片由室外而室内,从环境而人情。首句用 “才”字写皓月当午,已见思妇长夜难熬的心情。次句直写深闺静景。第三句则以动写静,无不在渲染环境清冷与思妇孤寂。歇拍写睡时情态,更见自伤自惜的心情。换头二句,有往事回忆的甜蜜,也有今昔对比不堪回首的痛苦,复杂的情思打发着长夜,运笔起伏顿挫。“花露”句,是景象,也是思妇境遇的写照,一语双关。结句一个 “寒” 字有千钧之力,写透了思妇心境。通观全词,真是“无限哀怨尽在不言中矣”! (叶嘉莹《嘉陵论词丛稿·温庭筠词概说》)
这首词写出了女子从晚到晓的思念与失眠,脉络清晰,自然浑成。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推为“全首无生硬字句而复饶绮怨者”。
其十三
雨晴合台玲珑月①,万枝香袅红丝拂②。闲梦忆金堂③,满庭萱草长④。 绣帘垂箓簌⑤,眉黛远山绿⑥。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⑦。
【注释】
① “雨晴” 句 :指雨后天晴,夜合花开得最烂漫的时节。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称合昏。玲珑,精美,这里指花开得正盛时。②香袅:香气浮动。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③“闲梦”句:意指梦入金堂,见萱草庭满,令人乐而忘忧。杨衍之《洛阳伽蓝记》:“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④萱草:又作 “谖草”。《毛传》:“谖草令人忘忧”。⑤箓簌: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妆饰物。⑥眉黛:言以黛色画的眉。李商隐《化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远山绿:指眉黛颦时之美。白居易 《新柳》:“须教碧玉羞眉黛。”据《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妻卓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眉黛如望远山,时人效画 “远山眉”。后世女子谓眉美为 “远山眉”。⑦魂欲销 :言魂魄像离开身躯一样,形容神情恍惚,不能自言。销,失散。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评点】
这首小令写女主人公白日闲梦,梦后销魂之情。
上片以雨后的合欢花起兴,一个 “拂”字写妙花态,主人公的梦忆亦由此而生。写梦中情事,景美情欢,更见女主人公眼下的失落与凄苦。所以词的下片写梦后愁思与销魂,尤为痛苦,也尤为感人。其中无论是梦后所见之景,还是写她愁眉不展,凭栏眺望之情,无不充满怨与恨,凄苦与哀伤。经过作者刻意描绘,一个多情善感、孤独悲凉、愁苦恍惚的女主人公形象显现了出来。
然而美梦难真,尤难排遣,景真情真,浑厚流转。梦还是梦,回忆毕竟还是回忆,都不能真正充实她的现实生活。她隔着垂有流芳的绣帘在沉思,那带愁意的眉头,像一抹碧绿的远山;接着她又情不自禁地凭栏眺望,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去的不仅是春水,也是自己的青春,也是自己的恋情,不禁令人情思茫然。“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末句含情最深,千回百转,哀思洋溢,独处凄寂,其幽怨深矣。这首小令观察深细,刻画精致,层次分明,思绪绵密,色彩鲜艳,富丽精工,含蓄哀怨。
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①,珠帘月上玲珑影②。山枕隐浓妆③,绿檀金凤凰④。两蛾愁黛浅⑤,故国吴宫远⑥。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⑦。
【注释】
① “竹风”句:指从竹林中吹来的清风,使庭阶更清冷。除,廊阶,台阶。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②“珠帘”句:月上珠帘,显影精美。玲珑,精巧细致。③ “山枕”句:指闺妇凭倚着山枕,她的浓妆已经淡薄。山枕,言枕之如山。隐:倚,藏,这里是隐没的意思。④ “绿檀”句:指枕头。绿色的檀香枕,饰以金色凤凰。⑤ “两蛾”句:两眉带愁,黛色浅薄了。⑥ “故国”句:借西施之口喻自己怀念故国之情。吴宫:指自己怀念之所在。春秋时吴国的王宫,在今江苏苏州一带。⑦残点声:即漏壶滴水计时之声。指天将亮时,漏尽更残。
【评点】
这首小令写女子的愁怨,从词中 “故国吴宫远” 句来看,似乎写宫女之愁怨。但这首词所写的内容不同于一般同类之作,一般作品多写宫女被弃之怨,此词写的则是宫女怀念其情人、怀念家人之愁怨。
上片一写环境清冷,表现女主人公凄凉寂寞,以环境映心境;二写环境华丽,妆扮浓艳,表现女主人公的富贵,以环境衬映人的身份。
下片写怨情。先用西施居吴思越的典故,略露寓意,已见女主人公之愁与怨。再从女主人内心对于环境的感受,将春恨之情写得幽怨不尽。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点:“‘春恨’ 二语,是两层,言春恨正关情,况又独居画楼而闻残点之声乎? ”此词虽然写的是宫怨,但从词中主人公的怨恨声中,似乎还可感觉到作者对现实的某些不满。
这首宫怨词实与温庭筠其他《菩萨蛮》词所写女子愁怨相同,只是女主人公为宫女而已。词的语言清绮淡雅,意境幽闲,情致婉转,读来很感人。
温庭筠的十四首《菩萨蛮》,总不外写春阁离情,但表现得情彩缤纷,无所重复,其运思用笔之精巧,俱堪称绝诣,启后代词人无限艺术法门。
《温庭筠·菩萨蛮》花间集鉴赏大全
上一篇:《顾夐·荷叶杯》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
下一篇:《韦庄·菩萨蛮》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