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怀古绝句十首(其十)》梅花观怀古
梅花观怀古
薛宝琴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首诗是薛宝琴所作怀古诗灯谜的第十首,也就是最后一首。
梅花观,是明代汤显祖在戏曲《牡丹亭》中所虚构的观名,是戏中杜家为守护杜丽娘坟墓而造的庙宇。这首诗咏的就是《牡丹亭》故事。
前两句写杜丽娘对于爱情的忠贞。《牡丹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南安太安杜宝之女杜丽娘游园时,梦见书生柳梦梅,二人相恋,醒后相思而死,葬在梅花观后面的梅树之下。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暂住梅花观,偶然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柳梦梅在梦中与丽娘鬼魂相聚,并且受丽娘之托将她的躯体救活。后来杜宝作了宰相,梦梅中了状元,前去拜父,杜宝认为女儿已死多年,不认女婿。于是两人在皇帝面前争辩,丽娘赶来作证,杜母也前来相认,最后奉旨成亲,合家团圆。第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是杜丽娘题自画像诗中的最后一句,意为不是在“梅”身边,就是在“柳”身边。第二句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个中,即此中,在“梅”和“柳”之中。婵娟,美好的样子,古时多形容美丽的女子,这里指杜丽娘。这句说,“梅”和“柳”哪一个能拾到画有美人的画,哪一个能够得到画中的美人杜丽娘呢?实际上,第一句已经回答了第二句的疑问。首先,句中已暗含了柳梦梅的名字, “柳”和“梅”实为柳梦梅一人。而且,杜丽娘为意中人殉情而死,葬在梅花树下;后又在意中人帮助下复活,她既为情死,又为情生,这死死生生,在梅边在柳边,都是为了和柳梦梅的爱情,因而只有柳梦梅才能拾到她的自画像,才能够得到她。“丽娘梦里寻欢,春卿画中索配,自是千古一对痴人”,这两句似问实答,表明了杜丽娘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后两句写杜丽娘一家团圆事。“团圆”在此有两个含义:一为皇帝下诏,令柳梦梅与杜丽娘结为夫妻;杜宝亦不敢违旨,认下了女儿女婿,柳、杜二人的爱情获得美满的结局,整个故事以喜剧告终。二则全家人得到了团圆。虽然这个时候杜丽娘的丫环春香没在场,似有遗憾,但是还是不要仔细追究这点遗憾了,结局毕竟是令人满意的。最后一句点出时间:别离以来,西风又起,又过去一年了。关于这一句,《牡丹亭》中只有象“砧声又报一年秋”一类的句子,并没有明显的情节可以联系,似主要是为关合谜底而说的。
这首诗的谜底,据徐凤仪《红楼梦偶得》,“《梅花观》似隐纨扇”。最后一句所隐的意思是,从秋天收起纨扇到现在再次使用,又过去了一年。
薛宝琴在这首诗中,对杜丽娘执着追求理想的爱情表示了赞美。她和杜丽娘都是官宦人家的小姐,都受着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完全由封建家长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大概也会有被幽居深闺、感情受压抑的同感吧。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爱自然,爱人生,珍惜青春,渴望爱情,表现出了封建时代少女的美好情感和共同愿望。《红楼梦》中曾写林黛玉听《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唱词时,不禁为之“心动神摇”,“如醉如痴”。宝琴这样一个貌美才高的青年女子,自然也不例外,书中通过薛姨妈之口,说她已许梅翰林之子为妻,将来的生活难以预料,她自然希望能够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因而能够和杜丽娘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还有,《牡丹亭》主要是采取了主观抒情的方式来表现杜丽娘的。她在梦中恋爱,阴间结合,她的父母都无从知道,当然也无法阻挠;她与柳梦梅是梦中人相亲,画中人相爱,是在幻想中追求爱情与幸福,因而不会和封建礼教形成直接的正面的矛盾冲突,她在现实世界中的婚姻还是要取得家庭认可的,所以,宝琴在这首诗中可以表示自己的赞美,而不必象《蒲东寺怀古》那样以斥责的口气来遮掩自己的真实感情。
曹雪芹在书中借薛宝琴之手写下的这十首怀古诗谜,既不能看作是单纯的咏史之作,更不能看成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曹雪芹借怀古而示今,表达出他对一些事物和人物的认识与评价,并预示了它们的发展趋向。曹雪芹在诗中为贾府绘出一幅幅阴沉沉的图画,奏出一曲曲凄惨惨的哀音,预示出这个大家族不可挽回的走向没落的命运。而贾府众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诗谜形式上的新奇巧妙上,他们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体会到这些诗字面后边所隐含的意思。《红楼梦》中没有交待这十首诗谜的谜底,众人也都没有猜中。作者这样写是有深意的。这诗谜的真正谜底,贾府众人在当时怎么能猜得到呢?
戚蓼生说《红楼梦》的写法是“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以饱含血泪之笔真实地写出了他生活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却自云是用“假语村言”敷演出的一段故事,谁能够透过满纸“假语村言”而了解曹雪芹的真正用意呢?这就是作者在这首《梅花观怀古》中所寓的意思。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已感到自己“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文字,未必人人都能理解。《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悲剧,多侧面、多层次地展现了社会生活,含蕴极为丰富。它问世流传以来,人们纷纷发表自己对于这部书的见解。鲁迅曾在《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中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因而曹雪芹在这首《梅花观怀古》中,提醒读者要辨清真和假、现象和本质,应该透过表面现象去探索这部书的本质所在和作者的真意,也就是去解“其中味”,去拾“画婵娟”。希望读者不要被作者所置的“荒唐”迷雾所困扰,不要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表现了曹雪芹难以直言诉说而又深恐不被读者理解的心情。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备考一文,认为《梅花观怀古》是写林黛玉的。杜丽娘受封建礼教压迫,爱情理想不得实现,抑郁而死,和黛玉很象。“画婵娟”在此则为“镜中花”、“水中月”的意思,说贾宝玉的愿望,终于成了“画饼”。黛玉不能象丽娘那样死而复生,所以诗的第三句用否定的语气说不能“团圆”。脂评说黛玉死后,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如果这是宝玉“对景悼颦儿”时所见的景象,那么就与诗的末句相符了。
上一篇:《怀古绝句十首(其六)》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怀古绝句十首(其四)》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