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琴曲四章》林黛玉
林黛玉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遭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黛玉收到宝钗的信和诗以后,深受感动,认为“境遇不同,伤心则一”,也用骚体赋诗四章,翻入琴谱,以当和作。并将自己带来的短琴取出,连夜操演熟了。次日,宝玉在惜春房里偶然遇见在那里下棋的妙玉,顺便送她回栊翠庵,路经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便知道是黛玉在那里抚琴。二人走至潇湘馆外,在山子石上坐着静听,倾听黛玉边弹边吟此曲。后四十回的续作者安排此曲的出场手法,颇与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葬花吟》相似,那也是黛玉“一面低吟,一面哽咽”,宝玉在山坡上“听了,不觉痴倒”。不过这里更多出一个妙玉,随着琴音插入一些评论罢了。
首章黛玉自道远离故乡,寄居北地之苦。这种情调,也是黛玉诗作中常见的,续作者大体上尚不失雪芹故步。次章“迢迢”二字,依藤花榭本,还是诉说秋夜的孤零。用妙玉插话“刚才‘侵’字韵是第一叠,如今‘阳’字韵是第二叠了”,来表明琴曲的分段。这种自作自评的手法,也是雪芹常用的。
第三章既说宝钗的“不自由”,也说自己的“多烦忧”,关合两人的交谊,以示唱和。“子”,指宝钗。“予”,黛玉自指。“之子”即子。“心焉相投”即宝钗诗中“吟复吟兮,寄我知音”之意。黛玉与宝钗虽然性格不同,但“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以后,她们二人确实是很知己的,续作者并没有怎样有违雪芹本意。有些解《红楼》诗词者一定要说此“诗的后两章明说宝钗,暗指宝玉”,然后又说“以宝玉与宝钗二人作表里,未必恰当”,实在没有什么道理。“我思古人,俾无尤兮”,是《诗经·邶风·绿衣》中的成句,“俾”,使;“尤”,过失;断章取义,即我们要以古代的朋友之谊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没有过失,亦朋友间互勉之意。
前三章都是四句三押韵,第三句不押。但第四章突然变为两句一换韵,而且三四两句押急促的入声韵。琴弦也调得偏高了,以与入声韵相适应。人生在世,有如轻尘,这也是黛玉常有的感叹。“夙因”,前世命定的,这虽有宿命论之嫌,然而与黛玉乃至雪芹的思想也还符合。惙(chuo),中止,即“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意,“素心如何天上月”,句子有点倒装,意为“天上月如我素心何”,痛极呼天,所以妙玉听了,失声惊叹:“如何忽作变徵之声”,比作荆轲易水之别,可见这一句音调之高。接着是“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暗示不祥之兆,宝玉也终于满腹疑团、没精打采地回怡红院去了。不了了之,到底也没有交代。这种写法,大体上还是颇有可取的,过分贬低,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必要。
上一篇:《梦秦可卿赠言》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癞头和尚赞》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