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浪淘沙》原文赏析
平沙落雁
秋水漾平沙,天末澄霞,雁行栖定又喧哗。怕见洲边灯火焰,怕近芦花。
是处网罗赊,何苦天涯,劝伊早早北还家。江上风光留不得,请问飞鸦。
方濬颐《梦园书画录·国朝名人书册》认为这首词系板桥“口午秋日,书于范县衙斋。”然板桥于乾隆七年至十一年任范县知县,干支纪年无午字。乾隆十五年为庚午,若墨钉果为庚字,则此词当书于潍县衙斋。就词意而论,这种推论是正确的。
板桥在当官期间,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也确实赢得了声誉。他在一诗中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最突出的事例是开仓救灾。刘熙载等《重修兴化县志》卷八云:“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账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 《清史列传》亦云:“燮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活者无算。” 去官日,板桥还将借券全部焚毁,百姓都痛哭着挽留他,还为他建立了生祠。此外,板桥“凡讼事,右窭子而左富商监生有事上谒,辄廷见,呼为 ‘驼钱驴’。” (《潍县志稿》卷四十二《杂稽》)所以他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权贵的反对。在范县他已经感到“若不速去,祸患丛生。” (《署中示舍弟墨》)在潍县,“乾隆十二年告灾不许,反记大过一次,百姓含愁,知县解体。” (《潍县竹枝词》)后来又遭到御史的指控,最终被罢官。因为感到危机四伏,所以他早就下决心辞官,“一辞不获命则再辞,再辞不获命则三辞,务必遂我初服而后已。”(《潍县署中寄四弟墨》)此词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词的开头着力描写了它的美丽:平坦的沙滩上荡漾着秋水的微波,天尽头澄碧的水面上倒映着晚霞,雁行划空而落在这里安定地栖息下来,这是一幅多么自然而生动的图画。但是作者笔锋一转,立刻使读者意识到就在这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中,处处隐藏着杀机。雁群的喧哗声和恐惧心理透露了这一点:洲边灯火暗示周围潜伏着捕猎的人,而芦花深处也早已设下了罗网。上片写景可谓平地波澜。
下片是作者对雁群发表的一通议论,“是处”即此处。“网罗赊”有两种解释:如果罗字当动词用,则赊为助词相当于也; 如果罗当名词用,则赊为形容词相当于多。两种解释都说得通。换头两句的意思是既然此处已经设下了罗网,何苦不远千里到这个偏僻的所在自取灭亡呢?结尾“飞鸦”二字与上片照应,说明它们同雁群一样也感到了危机,而且正在离去。
这首词表现官员们在乾隆“盛世”对宦海生涯危机四伏的恐惧心理是相当成功的,而这主要是通过大胆而巧妙的构思来实现的: 上片写景物美中藏险可谓不落俗套,下片议论对雁群而发可谓不露锋芒。
《板桥词钞·自序》云:“今兹刻本,颇多仍旧,而此中之酸甜苦辣备尝而有获者亦多矣。”读罢板桥词,我们感到这段话信非虚语,大胆而真实地抒发自己各种思想感情正是板桥词的魅力和特色所在。
上一篇:《陈鹏年·浪淘沙》原文赏析
下一篇:《乐钧·浪淘沙》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