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守益·苏武慢》原文赏析
江亭远眺
地涌岷峨,天开巫峡,江势西来百折。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鹤渚沙明,鸥滩雪净,小艇鸣榔初歇。喜凭阑、握手危亭,偏称诗心澄澈。还记取、王粲楼前,吕嵒矶外,别样水光山色。烟霞仙馆,金碧浮图,尽属楚南奇绝。紫云箫待,绿醑杯停,咫尺良宵明月。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宫阙。
这首词为长江岸边登亭眺望之作。起调三句,入手擒题,放开眼界,纵笔挥洒,描绘出长江西来的雄伟气势。古有长江发源于岷山、峨眉山之说。它从岷峨深处喷涌而出,奔泻而下,一路劈山开岭,贯穿巫峡,在崇山峻岭之中纡曲绕行,千回百折,以不可阻遏的气概,浩浩荡荡,自西方奔流而来。这三句笔墨不多,但有如劈山之斧,以雷霆万钧之力在巴蜀大地上劈出一条万里长江,雄浑高远,气魄宏大。它不仅写出长江巨大的涌动和奔腾力量,而且勾出长江的壮丽景色。大笔如椽,点画江山,志壮气豪,全然苏辛风度。
词人江亭远眺,不是为写景而来。在古老的华夏文化中,山川形胜多为历史故事的生动载体,所以说观山如读史,名山大川每每能发文人墨客遥思往古的诗情。诗人临江远眺,也很自然地想到与长江相联结的两个故事。一是东晋名将祖逖为收复中原故土,渡江北上,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一是前秦苻坚在发兵进攻东晋时,为反驳石越大江天险之论,曾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后来这两个故事便凝括为“中流击楫”、“投鞭断流”,成为表示宏愿大志的豪言壮语。词中十分自然地将这两个成语顺手拈出 组合成“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其中第三句吐露出对英雄人物的赞佩心情。冠以“多少”二字,既言其多,不仅祖逖、苻坚两人,又带有感叹意味,有古人已去,豪杰安在的叹惜。但这里与一般吊古不同,没有哀伤之感,而是开朗豪爽。所以当词人收住怀古思绪,转回到眼前景物描写时,笔调是轻松而潇洒的。“鹤渚沙明,鸥滩雪净,小艇鸣榔初歇”三句,前两句骈偶工巧,互文对写。“沙明”、“雪净”都是描绘白鹤、白鸥羽色的洁美。成群的鹤鸥聚集在江中小洲和江岸沙滩上,远远望去,沙渚江滩一片鲜明的白色,洁净如雪。此刻,江中打渔的小艇上,拍击榔木驱鱼进网的声响刚刚停歇。一切显得如此地清净明洁,宁静淡远,宛如一幅淡彩素墨的天然图画,使词人感悟到此次江亭凭栏远眺,俦侣相携,清景相映,悠然神会,诗心诗境尤为澄澈,于是满怀喜悦地说:“喜凭阑、握手危亭,偏称诗心澄澈。”词情至此,缅怀千古,欣赏江景,抒发清兴,已写尽一遍,但意犹未尽,故再放笔墨,挥洒下片。
过片以“还记取”三字提起,进入对往事的回忆。故以下所写楚南诗景乃虚想,并非实赋。“王粲楼”,相传即湖北当阳城楼,建安诗人王粲避乱荆州时,曾登此作《登楼赋》,故称。“吕嵒(岩)矶”,在武昌城外江边,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名嵒)憩息处,因以得名。这两处胜境独擅,山水奇秀,故总括一句,谓之“别样水光山色”。它不仅独擅山水之美,而且还有“烟霞仙馆,金碧浮图”。“仙馆”与“浮图”分指道观和佛塔。仙馆高筑,烟霞辉映,浮图巍耸,金碧辉煌,光景奇美,楚南罕有,故用“尽属楚南奇绝”加以誉美。昔日楚南之游,赏心悦目,至今犹然在怀。那时节,临风把酒,对月弄箫,兴高采烈。可是词人却忽然吐出两句:“紫云箫待,绿醑杯停。”箫声忽歇,美酒停饮,这突如其来的一笔,波澜骤起,使词情摇荡起来。然后又挥笔一抹,写出“咫尺良宵明月”一个妙句。原来是这良宵之夜的一轮明月使箫客忘其箫,酒客忘其酒!不必再作渲染,只凭人物望见明月时“箫待”、“杯停”两个动作,便形象而又巧妙地烘托出月光之美,可谓妙笔传神,颇有《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的妙趣遗韵。“咫尺”二字,也很有意致。它至少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月与人空间距离很近,似乎咫尺之间伸手可揽;一是说月与人感情距离很近,仿佛“明月与人亲”,只在咫尺间。总之,这三句构思清奇,词境清雅。词的最后两句:“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宫阙。”“拚”,也写作“拚”,乃甘愿、不惜之意,此谓只顾高歌不顾其它。在词意上这两句紧承上文,描述词人喜见良宵明月,兴致很好,情绪高昂,在皓月清光下,高歌清词一曲,歌声宏亮,回荡夜空,甚至声穿江水,响彻水神冯夷的殿堂。这情景是何等豪放!古人形容歌声嘹亮,惯用“响遏行云”、“穿云裂石”等字眼,而词人却机杼自出,不落窠臼,创造出“遍彻冯夷宫阙”的新境,既紧扣江亭远眺题意,又描绘出临江浩歌的意气神色。
这首词抒写江亭远眺所见所想,情景契融,浑然成篇。起结铿锵有力,掷之于地,可作金石之声,有如凤首豹尾,谋篇布局,深见功力。全篇不专写人,然而人物的情采形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至今读之,犹然令人意气迈往,为之拍案击节。
上一篇:《宋琬·破阵子》原文赏析
下一篇:《刘敏中·菩萨蛮》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