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麒*·齐天乐》原文赏析
游岱宿碧霞宫下
丹梯直上凌阊阖,冥冥欲通天语。白细如萦,青长不了,铁索一条来路。奇松对舞。早透顶寒涛,暗生云雨。稳著芒鞋,采芝常愿伴樵侣。
仙灵今夕会好,听瑶环翠玦,飞响何处? 壑引虬吟,林招鹤梦,拓出琼壶如许。秦碑汉树,要明月呼来,共论今古。海色晴边,一声鸡报曙。
这是一篇记游词。题中有 “游岱”二字,知为作者登临泰山之作。碧霞宫,又称碧霞祠,内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在泰山顶上天街东端,是一座白云缭绕的“天上宫殿”。作者登临泰山之巅,夜宿于碧霞宫下的天街旅次,写下了这首词。词的上阙写白天登山所见。“丹梯直上凌阊阖,冥冥欲通天语”,落笔两句,极写泰山之高。丹梯,指登山石级,因多为花冈石凿成,其色赭红,故称丹梯。阊阖(chāng hé),神话传说中的天门,此处实指泰山的南天门。一个“凌”字,非常传神地画出了作者向上攀登的雄健神态,抒发了作者“凌绝顶”时的喜悦豪迈之情。“冥冥欲通天语”,登上“天门”,峰高插云,深远浩渺,作者有如入仙境之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和天上神仙对话的强烈愿望。这样写,一方面进一步从主观意念上烘托了泰山的高出尘寰,另一方面也为下阕的“仙灵今夕会好”伏下一笔。作者登临送目,呈现在他眼底的是一幅“白细如萦,青长不了,铁索一条来路”的壮阔而奇险的画面。第一句活用了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中“瞻黄河如带”的意思:天边流过的黄河,宛如一条银白闪光的缎带; 第二句则由杜甫“齐鲁青未了”的诗句化出: 齐鲁大地,苍山如海,延绵起伏。这两句写得气象阔大,境界高远。第三句写作者回顾登山之路,但见悬岩千尺,石阶陡窄,铁索钩连,实在令人惊心动魄。这三句景物描写,由远及近,层次井然,也自然引出对“来路” 景观的描绘。作者在描绘“来路”景观时,不是有见必录,而是将最有代表性的、最能“打动”作者自己心智的东西摄入镜头。“奇松对舞”,对松山被称为“岱岳最佳处”(乾隆诗句),这里两峰夹路对峙,松树层层叠叠,白云缭绕,松涛轰鸣,用“对舞”,以拟人笔法,赋予静物以动势,笔墨轻灵,景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透顶寒涛,暗生云雨”,正由于松深如海,遮天蔽日,才使人产生寒凉之感。前人《百丈崖观瀑》诗中“松阴漠漠逼人寒”,表达出的也是这一感受。作者身在林中,恍如置身世外,油然而生出世之想,“稳著芒鞋,采芝常愿伴樵侣”,穿着草鞋,伴着樵夫,往来于高山之上,学仙人采芝。齐梁时的吴均,面对富春江的美景,慨然写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的名句,也就是说,即使那些有雄心大志的人,或热心功名利禄的人,见了富春江的如画江山,也会产生隐居的思想。这也正是词作者的心态: 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使他无限陶醉,他再也不想回到那烦嚣纷扰的尘世,而愿与樵者为侣,以山林为家。从而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泰山的美和泰山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词的下阕从想象处落笔。泰山山势高峻,上摩天宇,夜幕降临,山巅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置身其中,词人神驰物外,想象着仙人聚会时热烈欢快的场面。“仙灵今昔会好,听瑶环翠玦,飞响何处”,瑶环翠玦(jué),美玉做成的环和翡翠做成的玦,都是仙人身上的佩饰之物。群仙毕集,山风隐隐传来他们身上环佩叮咚的悦耳之声。“壑引虬吟,林招鹤梦,拓出琼壶如许”,虬龙在深渊低吟,灵鹤在林中栖息,构成了一个人间仙境,正是仙人欢聚的理想环境。琼壶,神仙们生活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相传山形似壶,故又称三壶山,琼壶即指此。“秦碑汉树,要明月呼来,共论今古” ,秦碑,指泰山上的秦代李斯小篆石刻,是泰山保存最早的古代碑刻; 汉树,泰山古迹中有汉柏院,中有汉柏五株,传为汉武帝来泰山封禅时所植。词人此时突发奇想,请求明月邀约古老的秦碑汉树,与自己促膝谈心,“共论今古”。何等豪迈的气度! 何等开阔的襟怀! 抒情主人公风神隽朗的形象呼之欲出。良宵苦短,好梦难继,“海色晴边,一声鸡报曙”,雄鸡一唱,跃出地平线的一轮红日为茫茫云海镶上闪闪发光的金边,天地从暗夜中醒来,词人也从他自己虚构的神话境界中走出来。全词以日出奇景收束,气象开朗,境界博大,使读者心神为之一振。
这首词想象奇特,气势磅礴,与一般登临览胜之作大异其趣。前人说他的词“纯雅中有眉飞色舞之致”,实是一语中的,概括了他的词作的艺术风貌。
上一篇:《邵亨贞·齐天乐》原文赏析
下一篇:《王鹏运·三姝媚》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