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十首·沁园春》原文赏析
监察师巨源将辟予为政,因读嵇康与山涛书,有契于心者,就谱此词以谢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虽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在元世祖中统年间,也就是白朴三十五至三十七岁之间,当时的中书右丞相史天泽曾将白朴推荐给朝廷,白朴一再辞谢。后来,师巨源又准备推荐他从政,他就写了这首词给师巨源,向他辞谢,并说明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这首词小序中说的“因读嵇康与山涛书,有契于心者”。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对当时政治的黑暗深为不满,后为司马昭杀害。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司马师执魏政时出仕,入晋任吏部尚书等职。本与嵇康交游,既为官,欲引康出仕,为嵇康拒绝,致书绝交,这就是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就是这首词小序中说的“嵇康与山涛书”。
词的开始说:“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自古以来,贤能的人,壮年时都奋发飞腾,到年老了,就退休闲居。提出了从政与退闲的一条准则。按照这一条准则来看,自己究竟应该是奋发飞腾,还是应该退休闲居。一开始就抓住了自己该不该从政这个中心议题。词的下面就展开具体的分析。“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以一“念”字领起两层下文。先说自己一身有“九患”,“九患”是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他有不堪忍受世俗的七件事和为礼教所不容的两件事,因为有这“九患”,也就是有九个毛病,所以不能出仕。白朴这里是引用嵇康的话说,我有许多毛病,因此老天使我孤独、落寞。再说,自己长时间孤苦无助,悲愤填膺,使得人越来越衰残了。这说明自己已经不是应该奋发飞腾的壮年,是应该退闲的衰残之年了,而且自己还有许多毛病,说明自己不具备从政的条件。“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不是实指。“孤”,这里是指他早年就失去母亲。词接着说:“麋鹿难驯,金镳虽好,志在长林丰草间。”这也是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的话。他说,如果把鹿从小捉来驯育,它会很听话。但如果把大鹿捉来驯育,即使喂它好的饲料,给它带上贵重的金笼头,它还是想念它生活惯的长林丰草的山野。这就是说,自己无拘无束的放荡生活已成习惯,难于改变了。白朴这里是引用嵇康的话说,我象麋鹿一样自由自在,放荡不拘惯了,难于改变。珍贵美好的各种优待虽然好,但我还是愿意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前面已经说明自己不具备从政的条件,这里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性格习惯都不适合从政,因此,条件再好,自己也不愿从政。“金镳”,贵重的金笼头。在封建社会里,拒绝出仕,有时会引起统治者的怀疑、不满,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一点,嵇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白朴也是清楚的,所以在接连说明自己不能从政的理由后,补一笔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说历史上的尧舜盛世,也曾听说巢父、许由隐居箕山。这一方面是换一个角度来说,不从政是可以的,历来是被允许的。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另一种意思,即现在是盛世,也应该允许象巢父、许由这样的人过隐居不仕的生活。
上片从多方面说明自己不愿意从政的理由和可能。下片则主要写自己的愿望。
换头云:“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上句是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嵇康则是用《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表面说,不要自以为是漂亮的华冠,就要强迫越人戴。意思是,你不要自以为做官好,就强迫人出仕。章甫,冠名。白朴在这里也是说,你不要强迫我从政。为什么呢?因为我很怕军政大事缠住自己,很难过。“机事”,指军政大事。这是上片所写内容的继续。我们读词至此,会问词人既不愿从政,他愿意过怎样的生活呢?他追求的又是什么?词接着说:“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以“对”字领起下文两层意思。一是说自己有满架诗书,可教子孙读书。二是说有琴有酒,可以和亲朋故旧相欢娱。“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何况现在政治清明,我能得苟延残喘,可以象溪水中的鱼,山林中的鸟,任意往还,自由自在。“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正始时期的嵇康不肯出仕而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现在还流传着,我们可以细看。至此,总结全篇,突出拒绝从政的主旨。
整首词,自始至终紧紧扣住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来写自己的拒绝从政。当然,词人不会不知道嵇康最终是被司马昭杀害了的。可能正由于此,所以词的上片中有“唐虞之世”的虚拟,下片中有“况属清时”的实写,这都是为了冲淡拒绝从政的意义。但他拒绝从政,不愿与元统治者合作,不愿为元统治者效力,这又是无法掩盖的事实。这也是我们读这首词不能不注意,不能不思考的。
上一篇:《元好问·江城子》原文赏析
下一篇:《郑燮·沁园春》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