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渡江云》原文赏析
赠文道希
十分春已去,孤花隐叶,怊怅倚阑心。客游今倦矣,珍重韶光,还共醉花阴。长亭短堠,向从来、雨黯烟沉。人何处?匣中宝剑,挂壁作龙吟。登临。秦时明月,汉国山河,尽云寒雁噤。行不得、鹧鸪啼晚,苦竹穿林。寻常总道归帆好,者归帆、愁与潮深。苍然暮,高山流水鸣琴。
光绪二十年(1894)大考翰詹,翰林院编修文廷式(字道希)被光绪皇帝亲擢为一等第一名,升授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同年,发生中日甲午战争,廷式主战,上奏折参北洋大臣李鸿章畏葸,挟洋自重。此后又多次参加集会,联名上书。次年(1895),马关议起,文廷式又一再陈谏,极言不可,有“辱国病民,莫此为甚”、“何以见列祖列宗于地下”等激烈言词。慈禧太后大怒,议欲重谴。李鸿章恨廷式尤甚,欲中以奇祸。廷式好友盛昱得知内情,劝其少避。乃乞假出都,回籍修墓。临行前,他的好朋友沈曾植写了这首词,为他送行。
时为乙未四月,故沈词开头云:“十分春已去,孤花隐叶,怊怅倚阑心。”三句既借以点明时令,也借以表达挚友将去时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孤花隐叶”四字,将作者惆怅之情写得很生动。“客游今倦矣”,字面上似乎是说朋友久居他乡,今倦游思归故里,实则指仕宦不如意而离职。《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卿故倦游”。《集解》云:“厌游宦也。”古人将离家在外作官称游宦。这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朋友乞假南归深隐之情的理解。他希望朋友此去多多保重,并相信他一定还会回来,重整旗鼓,继续奋斗。故云:“珍重韶光,还共醉花阴。”离别,毕竟是令人感伤的。此去旅途诸事,尚难完全预料,使人不能不为朋友忧虑,所以说;“长亭短堠,向从来、雨黯烟沉。”他希望朋友一路多加小心。果然,文廷式南行路过上海,苏松太道刘麒祥迎入署中,备极款洽。临别失行装四箧。麒祥为缉获之,扃钥完好如故,而奏稿二册,则亡去矣。刘麒祥是李鸿章的姻党。文廷式遗失奏稿,为后来李鸿章授意御史杨崇伊劾强学会,打击文廷式提供了把柄。“雨黯烟沉”一语,不幸而言中。长亭短堠,古时十里一亭,路上有标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引申为路程。“人何处?匣中宝剑,挂壁作龙吟”。旧题晋王嘉《拾遗记》载: “帝颛顼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本写宝剑乃神物,时时不凡。后常用来比喻不凡之人,虽在野不获用,声华远闻于外。沈曾植以此表达对于文廷式的理解与期望。他颂扬自己的这位朋友,如匣中神剑,虽暂时不被重用,仍然声闻天下,并相信他今后一定会有非凡的作为。
下片写当时的政治形势,并写对朋友处境、心情及人品的理解。“登临。秦时明月,汉国山河,尽云寒雁噤”,是对当时朝政的形象概括。唐人王昌龄《出塞》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日甲午战争,清军在辽东、威海一再失利,北洋海军全部被歼。投降派慑于敌威,屈膝求和。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卖国条约。文廷式上书反对,险遭迫害,被迫出京。词人用唐人诗意,稍加发挥,既表达了作者为古老祖国不幸命运感到深忧的爱国之情,又表达了对于投降派的愤怒、轻蔑与讽刺,同时又切合文廷式被迫出都前前后后的情况。一语多意,写得绝妙!“行不得、鹧鸪啼晚,苦竹穿林”,写文廷式之行乃不得已。李白《山鹧鸪词》:“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心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此处用李白诗意,又一次巧妙地表达了多重含意。鹧鸪鸣声如“行不得也哥哥”,诗词中常借以发挥,写行旅之情,或写不可行而又不得不行之事。此处写对于朋友处境及此行原委的理解。苦竹,竹的一种。杆矮小,节长于他竹。四月中生笋,味苦不中食。“苦竹穿林”,既符合送行之时令,又以隐喻文廷式有气节,性倔强,不屈服,不中朝廷权贵之意,同时又使读者因鹧鸪与苦竹连用,想到李白诗中的含意:“苦竹南枝鹧鸪飞”,“南禽多被北禽欺”。文廷式乞假南归,以避朝中权贵迫害,正与此境相合。李白另有一首诗:“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醉题王汉阳厅》),也写鹧鸪“南迁”。文廷式学识宏富,博闻强记,自然不难理解沈曾植词中的意思。所以他在《八归·答子培沈刑部赠别之作》中写道:“谁信苍梧路阻”,用李白《鹧鸪词》中“苍梧欲巢难背违”等句的含意作答。沈词说:“寻常总道归帆好,者(同这)
归帆、愁与潮深。”廷式答词云:“别愁如海”,亦相呼应。结尾“苍然暮,高山流水鸣琴”,是对朋友高尚人品的赞颂,也借以写两人深厚友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沈曾植和文廷式的友谊,建立在对于时局的共同认识和对于世事人物的共同爱憎之上,他们又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此才能达到如同俞伯牙、钟子期那样“高山流水”的解会。真正的好朋友,贵在知心。沈氏这首词,就是这种深厚友情的动人表达。
上一篇:《孙尔准·渡江云》原文赏析
下一篇:《龚自珍·湘月》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