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谒金门》原文赏析
一
行不得。黦地衰杨愁折。霜裂马声寒特特,雁飞关月黑。
目断浮云西北。不忍思君颜色。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国。
二
留不得。肠断故宫秋色。瑶殿琼楼波影直,夕阳人独立。
见说长安如弈,不忍问君踪迹。水驿山邮都未识。梦回何处觅。
三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发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关于这三首词的背景,赵椿年《书大鹤山人<谒金门>词后》已有推断: “樵风(郑文焯) 自戊戌后出都,旋卜筑吴门。庚子秋,彊村、半塘、伯崇诸君留滞都下,围城中相约填词遣日,日限一阕。脱稿后彊村即分笺抄示夏孙桐闺枝,收入《刻烛零音》,后刊为《庚子秋词》一卷,顾无樵风和章。吟读斯词,每阕均有‘不忍思君颜色’ ,‘问君踪迹’ ,‘问君消息’ 之句,沉郁悲凉,如《伊州》之曲,殆即斯时乱中问讯之作。”可见,这三首词是八国联军侵华时,为思念围城中的词友而作。
这三首词在结构上采取了相同的形式;上片为代言体,以诸词友之口吻写围城中境况,下片则直接抒发词人思念之情。
我们先看看第一首的上片,即可看作围城中人之悲叹: “行不得,黦地衰杨愁折。霜裂马声寒特特,雁飞关月黑。”时局艰难,烽火连天,困于京华,寸步难行,欲归无路,欲飞无翼,唯顿足拊膺,长吁短叹: “行不得,行不得”。古有折柳送别赠远之习俗,“黦”是黄黑色,(这里指杨柳在秋风秋雨中长出的黑斑),寂寞无聊,音书不通,唯折柳以见相思。而杨为“衰杨”,且遍布黑斑,折为“愁折”,乃是以衰败之景,穷愁之形写潦倒困惫之意。接下来两句写围城中秋夜光景: 月黑风高,敌骑绕城,马声特特,寒夜中霜风峭劲,断鸿哀语,这几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各个方面共同创造出一种凄清严峻的气氛。将黑云压城,城中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写得细腻真切。
词的上片纯为设想之词,词的下片则直写胸臆。“目断浮云西北。不忍思君颜色。” “目断”者,望尽也。“西北”代指长安(今西安),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西太后偕光绪帝逃往西安。“浮云”寓意动乱。望尽西北,盼回天转日,廓清妖氛,但眼前仍是阴霾重重,更加思念友人。“颜色”指面容。杜甫《梦李白》中有“落月照屋梁,犹疑照颜色”之句。念及友人,仿佛见到了他忧愁交瘁, 憔悴的脸色,“不忍”正见关切之深。“昨日主人今日客,青山非故国。”结句由友人念及自身。郑文焯自戊戌(1898年)离京旅食姑苏,作客吴地,寄人篱下,等是有家归不得,昨为主人今为客,山前虽有吴山青青楚水碧,但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地,又何尝不起故园情呢?至此,伤友与自伤混成一片苍茫悲凉之声。
第二首上片写黄昏围城中萧条之景: “留不得。肠断故宫秋色。瑶殿琼楼波影直,夕阳人独立。”留在围城中,听的是故宫风铃,见了些夕阳秋色,水殿倒影,一片衰败之象,令人伤感万分。独立黄昏,形影相吊,骚人之伤感因落日的凄清而更为加深。
“见说长安如弈,不忍问君踪迹。”杜甫《秋兴八首》之四写道:“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弈棋,下棋,喻争夺不停,局势不定,写安史之乱中的苍皇局势。这里化用杜诗,抒写悲时忧国之思。国都破败,城中之人遭逢兵燹之死,自然是凶多吉少,怕闻伤心事,难测生死音,故曰“不忍问君踪迹”。思极成梦,梦中终于密友相会了,但梦回又成空,情怀更为寂寞。行路难,空悲切,水路陆路都不知,往何处寻觅友人踪迹呢?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留,马嘶还向北。” “行不得”,“留不得”,“归不得”,通过反复咏叹,词意层层深入。“林乌头白”见《史记·刺客列传》司马承贞索隐: “燕丹求归,秦王曰: ‘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丹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 “关山月”本汉乐府《横吹曲》名,多写戍卒思乡之情。“马嘶还向北”暗用古诗“代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也是抒发恋乡思归之意。这几句通过化用典故,创造一种浓重的思乡意绪,反衬出“归不得”之苦。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古有“鱼雁”传书之说,此处“鱼雁沉沉”,即代指音信不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想友人生死不测,前途未卜,沉吟之际,“反畏消息来” (杜甫),故曰: “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发生六翼。乱云愁似幂。”词的结尾写欲冲天飞举,一吐抑郁愁闷之气,意气高亢,令人为之一振。但接下来又是沉重的一跌: 阴云密布,笼罩四野,纵有六翅亦难飞呀,何况身无双翼?
三首诗虽可分章独立,但整体上又一气贯注。每一首词的开头句式相同,而句意迭进,犹如交响乐的主旋律,通过三次变化的重复——呈示、展开、再现来反复渲染主题。词作以思念友人,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不断深化,形成一种“凄异之响”,令人动容。
上一篇:《吴激·诉衷情》原文赏析
下一篇:《王士禄·贺新凉》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