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羽·水龙吟》原文赏析
画师樊少云《罗汉观瀑图》,此大龙湫畔诺讵那应真故事也
九天垂下银虹,悄无声,向澄潭底。毒龙潜寐,醒来便到,人间游戏。佛说降龙,戒阿罗汉,来持半偈。到雁山胜处,龙湫瀑下,结四果,安禅地。
十丈危崖如洗。抱龙都,苍寒水气。朝阳光射,珠玑万斛,幻成霞绮,静极投虚,愔愔天籁,雷霆收起。笑普陀山趾,潮音圣洞,百灵狂沸。
如词前小序所示,这是一首题画之作。樊少云即近代著名画家樊浩霖,曾任苏州美专教授。他所画的《罗汉观瀑图》取材于佛教故事。据朱彝尊《书五百罗汉名后记》载: “佛书诺俱那与其徒八百众居震旦国,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雁宕。” 小序中“此大龙湫畔诺讵那应真故事也”即指“三百居雁宕”事。雁宕山位浙江乐清县,“大龙湫”是雁宕山中最著名的瀑布,四面悬空飞洒而下,高六十余丈。樊少云《罗汉观瀑图》画的就是诺俱那罗汉来到雁宕山,观看龙湫瀑布的场景。作者据此画面,描写龙湫瀑布的宏大壮观,借佛典故事传说,表现了 “静极投虚”的人生哲理。
上阕起句直绘龙湫瀑布的壮观:“九天垂下”,形容高空直泻的气势,“银虹”壮其色彩形状。然而这瀑布虽气势宏大,却“悄无声,向澄潭底,毒龙潜寐”,从九天垂下后悄无声息地沉入清澈的深潭底部,象一条毒龙藏起来睡去,瀑布从高处泻下,其声应轰然巨响才是,这里之所以说“悄无声”,在契其画面,因为绘画是以诉诸视觉为特征,此其一;绘画当然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借助感觉移转,传达出声音来,但本词的主旨是动中的虚静,瀑虽砰涧飞泻, 而观瀑的罗汉却不为所动,“悄无声”正言罗汉心中的虚静,此其二。下面“醒来便到,人间游戏”是从“毒龙潜寐”的引申,为写罗汉居雁宕张目过渡。毒龙到人间游戏,给人间造成危害,所以 “佛说降龙”,于是“戒阿罗汉,来持半偈”。“降龙”用佛教故事,谓以法力制服毒龙; 戒阿罗汉,指诺俱那;“半偈”,《本生经》谓: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之后半偈。《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八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刹闻前半偈; 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刹不听,乃约舍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这三句是说,佛祖如来要罗汉降龙,于是罗汉拿著佛祖的半篇偈言来到了雁宕山。下面接写“到雁宕胜处,龙湫瀑下,结四果,安禅地。”“四果”,佛教修行的四种境界,《杂阿含经》: “若比丘修习七觉分,多修习己,当得四果。何等为四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以上是说,诺俱那罗汉受如来派遣,来到雁宕山龙湫瀑下修行参禅。参禅需要静寂,在龙湫瀑下安排参禅之地,正是闹中取静的意思。
下阕前六句进一步详写画面上的龙湫瀑布。“十丈危崖如洗。抱龙都,苍寒水气”,状瀑布形势。“龙都”即前面的“澄潭”,瀑布从高耸的悬崖上冲刷下来,环抱深潭,溅起水雾苍茫,寒气袭人。“苍寒”是作者从画面得到的感觉。“朝阳光射,珠玑万斛,幻成霞绮”,早晨的阳光照射在瀑布上,水珠象万斛珠玑洒落,整体看去幻化成彩霞罗绮,五彩缤纷。这六句写瀑布形势、色彩、状态,极为壮观。但“静极投虚,愔愔天籁,雷霆收起”三句笔势陡转,推出全词中心。“静” “虚”是佛家修行的要求。佛家参禅悟道讲究摈弃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追求身心无欲无念的静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沉入内心静境,那么你周围的一切便都不再存在,成为虚空。“静极投虚”即是说静到极处,外界的一切均为虚幻。“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这里说瀑布关合首句“九天垂下”。因为“静极投虚”,所以龙湫瀑布飞泻而下的轰然巨响,变得喑哑无声,其雷霆般的声势,也只好收起。这三句写罗汉内心感觉,面对声势宏大的场面安然不为所动。结合上面六句,引申出动与静对立统一的哲理。这种对比也说明,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只要你坚持内心操守,就能作到不受干扰。最后三句,作者引普陀潮音以为反衬。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群岛内,是东海的一座小岛,为著名佛教圣地,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山下有潮音洞,海水冲灌洞穴,发生轰鸣。菩萨讲究普渡众生,罗汉重在自身修行。然而雁宕罗汉能够做到 “静极投虚”,而普陀菩萨却不然,它居处的潮音圣洞,背后大海中的百灵众生,歌舞狂沸,与“愔愔天籁,雷霆收起”形成鲜明对照,因而三句之前,冠一“笑”字。收篇从画面宕开,更有力地衬托了画的主旨。
这首词以观图传达感悟到的哲理,在画面描写中将自然景致与佛经故事糅为一体,为全词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气氛。作者立足直观,开掘以想象,写瀑布气势场面直逼目前,既自然衔接于佛经传说,又为虚静的主题蓄势,开合收纵之间跌宕思致,有一种雄健洒脱的风致。
上一篇:《况周颐十首·水龙吟》原文赏析
下一篇:《孙承宗·水龙吟》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