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十首·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阳,夜闻笛声,有感而作
乱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凉蟾乍飞破镜,倒影入南楼。水面金波滟滟,帘外玉绳低转,河汉截天流。桂子堕无迹,爽气袭征裘。
广寒宫,在何处,可神游。一声羌管谁弄,吹彻古梁州。月自于人无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壮志久寥落,不寐数更筹。
从题序可见,本词是癸卯(1243)年秋天作者客居平阳(今山西临汾)时,夜闻笛声,有感而作。八月十七,中秋望日刚过,月亮依然圆浑难辨,夜空自然仍具魅力。所以,词人上片着重描写夜景。开篇两句写这夜开始,天空布满了乌云,与暮霭融成一片,又下了一会儿蒙蒙细雨,这就把空气洗淋得更加清爽宜人。接着两句写雨过云破,月亮从乌云的罅隙里露出了半边脸面,把一束光影流射到了远处的楼台上。“水面”三句写的是云散天净后的夜景。“金波”,指水面浮动的月光;“玉绳” ,星名;“河汉”,则是银河。月色倒映在水里,波面碎金浮跃,夜色深沉,星斗已渐渐低转,银河横贯天空,悄悄流淌。月光的闪烁明亮,星光的清晰可见,表明了夜宇的明朗、澄清、静谧和空廓。这是中秋前后月夜特有的境象。上面写的是视觉,下面则转入嗅觉和肤觉。“桂子”这里指桂花的香气。唐代宋之问有“桂子月中落”的诗句,宋代虞俦也有“桂子飘香月下闻”的诗句,他们的诗意都是说月下桂花闻来特别香。词人这里说桂香“无迹”,其实是说自己感受到了香味,“堕”,是取用宋之问诗句之意。桂香本来就是无迹的,不管它是从何方飘来,词人这里写出了桂子“暗香”与月色深融一片、阵阵袭人的奇妙。上片最后一句则是说秋夜的清爽阴凉。上片铺写秋夜之景,依时间顺序写出夜景的变化,又通过不同的感觉,写出月夜之景的美妙。层次井然,描写丰富而细致。过片,承上片月景而来。词人有感于上片所写的月夜之景,发出神游月宫的遐思。“广寒宫”,是神话虚构中的月中仙宫,词人以此关合上片所写的“凉蟾”、“金波”,并且以发问形式过渡到就月抒情。“一声羌管”两句从题序知是写实,也是本词情感发生的契机。“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多是凄凉幽怨之声。“梁州”,古《禹贡》九州之一,这里泛指西北地区。在茫茫西部天穹的月夜里,一声羌笛是颇震颤人心的。明月和笛声在古诗词中往往是凄凉的意象组合,比如李益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如果说,以上是词人对月夜的赏悦,那么这以下则是词人幽郁的情怀。在词人看来,那月下吹笛者将又是一个天下苦辛人,那霜月之下的声声幽怨一定牵动许多辗转不眠人。词人便是其中之一。接下“月自于人”三句,写由笛声唤起的对月亮的沉思。月自圆缺明晦,本于人无关,但有情之人因为人事的缺憾而敏感于明月的圆缺,每每触景生情,这样的情境、心态,自古至今是相通的。段氏这一普遍性情感哲学的思考,使我们联想到谢庄、许浑、苏轼等人对月色的描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万里共婵娟”,“千里共婵娟”等等,他们所表示的是普天之下,同此一月的人间亲情和欣慰,而段氏所表示的是古今一月永恒悲剧的感叹。最后,词人写出了自己的境况。值此明月笛声,不禁感念自己寂寞、冷落的蛰居生涯,与那吹笛者一样辗转不眠。这最后一笔是比较含蓄的。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的关合是月。写景虽无苏轼中秋词那样洒脱、飘逸,但描写细致逼真,意象也颇感亲切。下片抒情,感慨沉厚,是况周颐所谓“能树骨”所在。另外,全词无论铺叙还是抒情,全无跳掷驰骤之笔,都是娓娓而来,平接缓进,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是段克己长调慢词的一大特色。
上一篇:《元好问·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下一篇:《姚燧·水调歌头》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