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满江红》原文赏析
乙已中秋
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
今夜月, 依然皎。 今夜冷, 凭谁告。 念穗帷寂寞, 乌鸦飞噪。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奈夜台、一去半年余,无消耗。
乙巳,即康熙四年(1665) 。董以宁在此年共写过十二首述哀词,这是其中之一。陈延焯在《词则·别调集》卷四中评价说:“十二首无一字不从血性中流出,斯谓情真语至。”又说:“句句是家常话,写来十分真至。”从这首中秋词中,可见其感情流露,真挚动人。
在传统的民间习俗中,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历来是花好月圆,亲人团聚的象征。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这美妙的欢聚时刻,亲人或离或散,甚至托体山阿,就不能不引起生者更为深挚的怀念之情。苏轼曾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一曲绝唱寄予了对远方亲人的真诚祝愿,被后人广为流传。而这首词的构思却不落窠臼,它既不同于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那样直抒胸臆,更异于纳兰容若悼亡词中所一味流露的哀婉缠绵。词人以冷笔写哀思,缠绵缱绻,别具情味。
全词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上下片今昔时间的对比,展示爱母、突出思念亡母的主题。开头“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家庭天伦之乐的画面: 偎依在母亲膝下的爱子,撒娇、闹趣,逗得慈母也笑颜常开。“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芡,水生植物。其实称鸡头米。一轮满月悬挂天空,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院子里剥着菱和芡,儿童的欢笑声时时起落,多么惬意的生活! 中秋吃菱角是江南的生活习俗,至今流传。这里作者极力渲染欢快的气氛,正是反衬出对亲人铭心刻骨的思念。“正待”以下数句,更是用具体的情节,传神的笔调,刻划了慈母对子孙们一片眷眷爱护之心。明月初升,寒气尚未袭人,细心的母亲已嘱儿添衣。“频频道”,三个字,出神入化,极生动地体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引计甫华云文友(董以宁)近有诗云:“无复高堂怜冷暖,自家珍重慰黄泉”,与此词前半映发; 並认为“父母爱子之心靡不如是”,可见体会极深。
上片回忆了往昔生动的一幕,处处表现母亲的慈祥与贤惠,然而笔端真正流出的,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拳拳深情。下片即转入现实描写。“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凭谁告。”月华依旧,情景依然,只是人事全非。作者不惜花费笔墨,犹如一个痴心儿反复的喃喃自语,但又丝毫不显累赘。因为,对比的描写达到了强烈的效果,那一腔真情已深深打动了读者。接下来是一个典型的画面,“念穗帷寂寞, 乌鸦飞噪! 穗帷, 即穗帐,这是灵柩前的帷幔。 陶渊明《挽歌》诗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亡母的穗帷前, 只有乌鸦哀鸣,更添几分寂寞。“欲问冰轮回地底”以下数句,“想落天外,然思路正自凄绝” (陈廷焯评语) 。冰轮,是指月亮。陆游《月下作》诗有:“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之句。夜台,即墓穴。《文选 · 陆机<挽歌>》:“送子长夜台”。李周翰注:“坟墓一闭,无复见明,故云长夜台。”消耗,是指消息,音讯。作者把心中的愿望寄托给传说中能照射阴间的月亮,使慈母享受一如人间的圆月。但一去半年,不知消息,就更增添了日复一日、难以忘却的怀念。
这首《满江红》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思亲之情,一往痛绝。念当初,母亲的言语、欢笑,历历在目,声口姿态,栩栩传神; 到如今,幽冥相隔,音讯已绝,一片哀悼的真情,不禁令人潸然泪下,哀惨凄切,不堪卒读。
上一篇:《陈维岳·满江红》原文赏析
下一篇:《王策·满江红》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