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苏幕遮》原文赏析
塞 上
朔云寒,边月苦。觱栗西风,吹乱黄沙舞。夜半雪深三尺许。毡帐驼峰,倒载琵琶女。
打围来,圈地去。银管炊烟,茶煮乌羊乳。蛮府参军穷塞主。匹马随他,看射南山虎。
打开一卷文学史,新奇瑰丽的边塞诗蔚为壮观,竞放异彩。而边塞词虽有范仲淹开风气之先,却终是散兵游勇,难以成体。真正从审美角度客观地描写边塞军旅日常生活的,可谓寥若晨星。正因为此,尤侗的这首《苏幕遮·塞上》才教人读后耳目一新。
尤侗三十多岁时,曾以乡贡除直隶永平府推官。永平府驻地就在长城脚下,故谓塞上。“朔云寒,边月苦。”朔指北方。唐诗人严武有“朔云边月满西山”的诗句。黑云压城,寒冰映月。云寒而月苦,作品一开始就将人带入塞上边关特有的广阔荒漠的环境中,并暗示边地的寂寒,戍守的艰苦,“觱栗西风,吹乱黄沙舞。”《诗经·豳风·七月》有“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句,觱栗二字亦可合用,仍形容严寒,凛冽的西风呼啸着,遍地黄沙被风吹起,在空中飞旋弥漫,好象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舞蹈。一个“舞”字,使冰天雪地,风沙碛石的边塞瞬间变得雄奇浪漫,富有诗意。“夜半”句进一步画出边地的独特景观。在这寒冷寂寥的冬夜,雪深三尺,戍边的将士不是沉睡梦乡,而是“毡帐驼峰,倒载琵琶女”。毡帐,即毡做的帐蓬,宿营时以木支起,拔营时置之驼背。琵琶女指随军的乐妓。驼峰上驮着折起的毡帐,倒坐着弹琵琶的军妓。大雪且是夜半,他们干什么去呢?与下片连起来看,可能是去打猎。打猎要起早趁雪,尤氏《望海潮·观猎》中有“将军坐地分曹,有健儿行炙,美女弹槽”句,故又携妓。这两句生动再现了边塞军中生活的情趣和边地异域的习俗风情。
过片继续描绘军旅日常生活。“打围来,圈地去。”打围即打猎,“圈地”,是清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顺治元年(1644) 清政府颁布“圈地令”,在近京五百里州县内进行大规模圈地,设置皇庄、王庄及八旗官兵庄园。尤侗出塞正在此间,身为小小属官,自不能免。清初北方统一,边防无战事,“燕雀排衙,公事弹琴了。”(《苏幕遮·塞上》之二) 来去匆匆,无非圈地打猎。“银管炊烟,茶煮乌羊乳。” “银管”即银字,管笛属乐器,因管上用银作字,标明音色高低而名。“乌羊乳”,即黑山羊奶。我国北方牧区有喝奶茶之习,乌羊奶茶为上。此句镜头一闪,又回到毡帐。银管初调,炊烟袅袅,乳茶飘香,在动荡不定的军旅生活中,也有温馨恬然的小憩。“蛮府参军穷塞主”是作者自指。“蛮府”指边防帅府。推官俗称司理参军。他在《念奴娇》中也曾写道: “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 “穷塞主”一词出自欧阳修,范仲淹作《渔家傲》 (塞下秋来) 被他讥为“穷塞主词”。“匹马随他,看射南山虎。”画面又推向广阔的野外。“他”,指镇守永平府的将军及其随从们。将军旋风般驰过,“台上呼鹰,碛中走狗,千人弓箭横腰。牙纛抗招摇。”(《望海潮·观猎》) 词人拍马紧随,观看雕弓射虎,以观猎作结,给人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也许会有人说这首词并无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对“圈地”津津乐道。但它真实地再现了清初北方边塞的军中生活,其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却是不可否认的。在六十二字的体制中,边塞风光、异域风俗、野外打猎、军中行乐等,穿插交织,容量之大,令人惊叹。所勾画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塞外军旅生活图,也给予人们一种新鲜强烈的审美刺激。
上一篇:《屈大均·紫萸香慢》原文赏析
下一篇:《洪亮吉·菩萨蛮》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