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青玉案》原文赏析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在清初著名词人中,顾贞观是个“变而谋新”的杰出者。他敢于不落宋人窠臼的勇气,只要从其坚决反对朱彝尊的词学主张中即可见出。是对顾贞观的评价上,向来有一种偏见,即既赞赏他为营救吴兆骞而泣血奔波,却又讥刺他早早出仕,“沾微禄,为愧于祖父”。其实,这是疏于考证而复又苛至严刻的论评,从而也影响到其词的探索。鉴赏文不宜排比史实,仅为有助于理解本词的情思略述几句。顾贞观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甲申之变和乙酉之难时,只是九、十岁的孩童,当然不可能如其父祖“一门高尚”,或象他从叔父顾柄的慷慨赴义。至于他康熙初以未及三十岁之年就入京师投靠大学士魏裔介,得以“超擢秘书院典籍”,以及康熙十五年再次入京,馆权相明珠家,全是为“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金缕曲》语),目的在于营救吴汉槎。所以一当吴兆骞和纳兰性德先后在二年内去世后,顾贞观也就返归无锡,读书著述于“积书岩”三十年以终老。史实证明,顾氏绝非热衷于利禄之人,他内心的悲凉与其高蹈不出的兄长顾景文是一样的,尽管出处行迹有所不同。理解这一点,就能把握这首《青玉案》以及后面的《夜行船·郁孤台》等的词心和词境。
《青玉案》作时甚早,大抵是顺治之末康熙初元之际,顾贞观去湖北楚黄官署探望其姊顾贞立时的作品。那是一个战事未了、烽火犹在而疮痍遍吴楚的年代。词的上片即写触目所见,残水剩山引起的伤感。顾贞观说,展眼望去,那是一帧天然的山水画面打开在前,犹如五代大画家荆浩、关仝的手笔。“谁打稿、斜阳下”句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巧的赞美,是笔势一扬一抑的扬起。紧接一句说:“历历水残山剩也”,则陡然一抑。偌好河山历经兵火,变得残破一片,到处惨不忍睹。显然,前面的一扬正是为加强这一抑的份量,故“历历”句七字深沉悲慨而峭拔冷峻。历历,分明可数。“乱鸦千点”三句,是残山剩水的描述和补足。乱鸦成群飞落,鸿雁失群孤鸣,既比拟饥馑、离乱的民众,又从氛围上构成荒寒的冷色调。上片末句“中有渔樵话”,则从时空的广阔度上暗示这山水所以残破的历史过程。渔夫樵子是冷眼熟睹的历史见证人,他们的“话”无疑包含着几多兴亡盛衰的史实。顾贞观虽未明点这“话”的具体内容,可是易代之悲,家国破亡的痛楚,是触摸可知的。上片从自然之美和社会动乱破坏了这大自然山水美境的观照关系中,透出了特定时代的一种沉思,情郁浓而理透彻,但人们不觉其说理的质直,一切均在形象中。
下片就比较好理解了,顺着“渔樵话”的兴亡感,词人自称“我亦悲秋者”,伤心人别有怀抱,所以有泪盈把,挥泪平原蔓草间。要点在“自古有情终不化”,与上片“历历水残”句一样,是《青玉案》词牌中独立承转的关捩句式。“情终不化”,是类似精卫衔石、苌弘化碧那样的贞固不变之心的外现。词人的心迹已尽在此句中,一切又尽在不言中。末三句是“情终不化”的形象性描述: 青娥(年轻女子,早夭)坟上的青青草,野火固烧不尽,而且只会“烧出鸳鸯瓦”。鸳鸯瓦,温庭筠诗句有“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是怨情不化的象征物。词以这意象作结,一种凝结心头的怨苦被表现得极凄厉极悸动,也极具凄艳之美感。
顾贞观词似平直而实折褶多层,曲深意厚,在溜亮的句式中见顿挫,本词可称是出色的一例。
上一篇:《完颜》原文赏析
下一篇:《吴激·风流子》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