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歌·刘基·四时诗(四首)》鉴赏
刘基
新 春
昨夜东风来,吹我庭前柳。
柳叶黄未全,草根青已有。
鹁鸠屋上鸣,劝我尝春酒。
我发日已白,我颜日已丑。
开樽聊怡情,谁能计身后!
夏 日
长夏园林白昼闲,高轩留客雨漫山。
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
槛外新荷摇水佩,檐前弱柳舞风鬟。
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
秋 夕
柏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
丹心欲共灯花结,白发偏随漏水长。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寒鸦莫更啼金井,衰病能堪几断肠。
冬 暖
今年南国天气暖,十月赤城桃有花。
江枫未肯换颜色,汀草强欲抽新芽。
野畦落日舞残蝶,小池过雨喧鸣蛙。
城上几时罢击柝,愁见海云蒸晚霞。
这几首诗,不是原套组诗,诗体各异,也非一时一地写成。其总题是由选者所加。其中《夏日》一诗,原题为《夏日访王友文留饮赠诗》。这里,所以将它们集聚一起,主要是由于它们都以季节为题,且风格也相近;同时,也便于人们探究刘诗的全面性及其不同特色。
对这几首诗,拟作必要的略讲,不进行逐联逐句的详释。
****
前边读过的《古戍》、《感怀》等诗,以及他的其他类似之作,如“遣怀”、“感兴”等,都是抒发忧国愤世伤时恤民之情,往往显得沉郁苍凉。其实,这是刘基诗歌的基本格调。就是一些描写四时景物的诗作,也带上若干沉郁苍凉的色调。比如这里选读的几首就是如此。下边分别加以审察:
第一首《新春》:诗人任情描绘了东风庭柳,草绿鸠啭,喜酒怡情,当然是一派大好春光。但是,诗人即使在此刻,也不忘发白颜老,仍然流露了“身后”之叹。
第二首《夏日》:这是一首夏日访友留饮的赠诗。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夏日冶游图”:园林高轩,新荷摇水,弱柳舞风;雨留客饮,绿酒紫梅,戴月浮舟,诗人挟醉而归。这不能不是可赞的良辰美景! 然而,只有在醉中才“忘却尘埃世路艰”,可见,诗人还是对“世路艰”耿耿于怀。
第三首《秋夕》:诗人虽然是在写秋夕美好的月色与故园。但所见所感尽是:疏柏黄柳,露华空廊,灯花漏水,寒鸦虫鸣等等伴随着“白发人”凄度长夜。在一片寥落空寂之中,惊呼“衰病断肠”! 这可见中国文人对于悲秋、惜秋、叹秋和遣秋的传统影响是多么深刻! 即使被誉为“独特高格”的刘基这样的诗人,也难于免俗。
最后一首《冬暖》:对于此诗的理解,我很同意郝兆矩等人的看法,他们说:南国冬天,温暖如春,不但江枫秋色未变,桃树竟然开了花,汀草也在抽新芽;再加落日蝶舞,小池蛙鸣。这是多么美好向荣的景象! 但“城上几时罢击柝,愁见海云蒸晚霞”。诗人仍摆脱不了愁绪,看到晚霞就联想到战火在燃烧。
****
对于刘基诗歌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清人沈德潜曾经作过很好评价。他说:
元季诗都尚辞华,文成 (即刘基) 独标高格,时欲追逐杜韩,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
( 《明诗别裁集》 卷一)
事实正是如此,明初诗坛上一些经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作家,其作品不仅富有社会内容,有较高的人民性,而且努力创造一种新风格来汰洗元人的纤媚习气。这批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基、高启和宋濂。刘基的诗风,更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古朴雄放,沉郁苍凉。我们选读的这些诗歌,正是这个诗风的体现。
上一篇:《两宋诗歌·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并引(六十首选七)》鉴赏
下一篇:《清代诗歌·吴伟业·圆圆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