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诗歌·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选一)》鉴赏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苏轼于元丰八年(1085)为宋僧惠崇的画《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原作二首,此选其一。
惠崇,宋初诗僧兼画家。据《图画见闻志》卷四载:“建阳(今福建建阳)僧慧(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转引自《唐宋诗举要》卷三)从题诗的内容看,可知前一幅为“鸭戏图”,后一幅为“飞雁图”。两画今已不存,唯苏诗一幅一首,均传留了下来,特别是前一首,更是万口传诵。
* * * *
按节令,河豚上市,正是农历二月时分,桃花三两枝,恰值早春二月。这时,江水开始转暖,逗鸭戏水,所以说“鸭先知”。但是,家禽最先感知江水转冷为暖,在绘画上确是难以表达的,而画家凭自己的智慧,找到了“以鸭戏水”的镜头,来传达迎春的快乐。诗人体察到了这一点,写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终于使之千古传诵不衰。
也就是在这个节令,桃花始发,春水乍暖,芦荻出芽,岸柳扬花,蒌蒿遍地,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春季景物,画家将其揽入自己的画中,确也独具匠心。蒌蒿,即白蒿,江淮一带人以它来做鱼羹,成为美食。《尔雅》郭玉英注云:“蒌蒿,生下田,初出可啖”。芦芽,即芦笋,用它和河豚共煮,可以解毒(《本草纲目》)。诗人了解蒌蒿、芦芽和河豚的这种内在联系,画中虽无“河豚”“物象,但画家的“匠心”,早为诗人所悉,故在诗歌结句点出“河豚欲上”的时令。这样,既为诗歌营造了一个完美的诗境,也使绘画幽深的画境呈现了出来。
* * * *
在此,顺便谈一点关于“题画诗”的概况:
一、题画诗的溯源与发展
我国在画幅上题诗,大约滥觞于六朝,兴起于唐代,大盛于宋元,明、清以降,则甚为风行,有些画家几乎每画必题。据现有资料,有据可考者,最早见于“郑虔三绝”。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虔)进献诗篇及书、画,玄宗御笔题曰:郑虔三绝”。唐代至北宋时期,人们的题画诗大都写在绘画卷轴的首尾,或者另纸书写。而真正融诗书画于一炉,以其整体艺术出现的,却是在北宋末代帝王——宋徽宗赵佶所绘的《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等作品上。元代赵孟頫还在自己的画作上钤上自刻的朱文印章,使篆刻艺术也跻身于书画艺术之列。这样一来,一幅淡彩的画面,题上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画诗,再钤上一颗或几颗鲜红的印章,使之多样统一,各得其所,并互相映衬,把诗书画印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成为东方文化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题画诗的特征
题画诗有别于一般的诗歌,它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因而也带来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缕析其特征有四:①题画诗具有意象品评的性质。它以绘画作品为自己的作诗对象,务必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象,表现出这种艺术品的造型美、色彩美和笔墨美。②题画诗具有寓意表情的特征。这是由于题诗者必须将自己的感受、见解和情感的体验赋诸诗作,因此,不能离开绘画这个“主体”而另搞一套,一定要“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宋人晁补之语)。③题画诗具有融通渗透的功能。在我国文艺史上,早就有各种艺术门类相互融通的理论。如:书画同源,书舞相契,诗画渗透等等。在我国首先将书画加以融会贯通的是唐代大诗人兼书画家的王维。苏轼送给他的诗画评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就是说明诗画融通的最好例证。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诗集中收有许多题画诗,均是“画法与诗法”(王嗣奭语)。这样,他所写的题画诗不仅为诗歌开辟了新天地,也为诗艺与画艺两者的融会贯通揭示了真谛。④题画诗还具有申发补充的作用。绘画是画家的艺术创造的结晶,而题画诗则是诗人由画而诗的艺术再创造的产物。它由造型艺术转化为语言艺术这个创造性劳动过程中,留给诗人若干申发与补充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诗歌的艺术特长,提供许多再创造的机遇。因此,一首优秀的题画诗就可以弥补或申展画作本身的不足和潜能。正如宋人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中所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清人方薰也说了同样的道理:“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详见《历代题咏书画诗鉴赏大观》)
三、题画诗的写作方式
古今题画诗,在题写方式上呈现着多姿多态现象。大抵有这样一些不同的方式:一是,简单地再现画面。一般都采取白描手法,具体地描述画中形象,不作申述,也不发感慨,老老实实地纪录着画境。二是,以绘画本身为“母体”加以生发。诗人将画家的构图、立意和具象设色,以及营造的意境,用诗歌语言化画境为诗境。三是,借题发挥,抒情述慨。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写出画图中的意象与形神,然后引述自己的观感和启迪,抒发情感,拓展诗思,深化主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是离开绘画母体,任意大发感慨和议论。这是属于“项庄舞剑”一类的,“题画”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四是,借诗补白。这往往是画家自己采用的一种方式,画家为了画面布局的需要而寻求一些古今诗人的名诗佳句来充当题画诗。其内容往往同画境不完全合拍,甚至离题甚远。因为,这种“题画诗”,首要目的是给画面“补白”,其他都属于不重要了。除上述四种之外,还会有另类方式,此不赘述。
上一篇:《唐五代词·韦庄·思帝乡·春日游》鉴赏
下一篇:《明代诗歌·袁宏道·感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