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翁方纲·望罗浮》鉴赏
翁方纲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本篇诗题的罗浮,是山名。它位于广东博罗县境内东江之畔,跨博罗、增城和龙门等三县。据古籍记载,罗浮本为二山:罗山,古已有之;浮山则为蓬莱仙山之左股,由东海飘浮而来,倚罗山之东北,由横亘之铁桥峰相联,还有罗水南流入海。其山多洞壑奇崖和溪流飞瀑,为道教的“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是广东重要的览胜地之一。
此诗为翁方纲若干写景诗之一,是比较清新的一首。它着重描写罗浮的山光水色,文字显豁,略讲即可。
* * * *
一、释词:
钓矶——水边可作垂钓之矶岩,俗曰“钓鱼台”。如历史上著名的“钓台”有:浙江富春江东汉严子陵钓鱼台,陕西宝鸡磻溪上的周代姜子牙钓台和江苏淮安之北的汉韩信钓台等。此指罗浮山罗水上的钓鱼处。
径犹非——径,小路;在山气迷濛下,连山间小路也难以别识。
层泉与翠飞——层泉,是指山涧上多层级的泉瀑,瀑流层层迭迭;翠飞,形容碧水飞溅的瀑流。诗中用了“四百层泉”与“三千飞翠”之句,是为了照应律诗对仗需要所取的约数,并非实指。据《读史方舆纪要·广东名山》裁,罗浮山,其山袤直500里,高3600丈,峰峦4327座,山岭15条,洞壑72个,还有溪涧、瀑布之属,计989处,确是宇内之名山,广东之重镇。
参(cān餐)——本指检验与参证,此处是体验或体味的意思。
半面与斜晖——半面,谓山之西面;斜晖,即西斜之夕阳。
二、语译:
山气氤氲,一片迷茫;
几户人家和钓矶,依稀可见。
山门启处,钟声乍起;
一条带岚樵客小径,难以辨认。
迭迭峰峦四百座,绵延数百里;
谷谷层泉三千处,处处尽飞翠。
风景似画,谁能参透其中奥妙画理?
山西夕阳斜照,山东云影留荫,
山色半明半暗。
三、诗旨:
这是一首写瞭望所得的罗浮山景,并非亲历。但是,诗歌却把一座方圆数百里,驰名遐迩的罗浮山光水色,描绘得既有色有声,又略带隐绰的朦胧美,惹人特别喜爱。乍看,此诗似乎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没有什么深远的兴寄,但它正是通过诗歌情、意、境的过细描摹与刻画,激起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渴望,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正是本诗诗旨之所在,值得细细咀嚼。
上一篇:《两宋词·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鉴赏
下一篇:《清代、近代词·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