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诗歌·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鉴赏
元好问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夕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
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
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
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这首诗是蒙古窝阔台汗十三年,即(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元好问从山西雁门回到家乡忻县途中时所写的。这时,金亡于蒙古已经七年了。诗中所记述的就是诗人在途中看到的百姓受灾遭难的事实。
雁门,山名,在今山西代县之西北。山崖峭拔,中有山径盘旋至绝顶,顶上设关,即历史上著名的“雁门关。”
* * * *
这是一首二十四句的五言古风,诗人几乎一口气把途中所见所闻,尽情地描绘了出来。
全诗两大段——
第一段:用对比引出下文——醉兀兀与愁惨惨;
第二段:人民苦难纪实——五大苦难,即五层意思。
第一段:“醉兀兀”与“愁惨惨”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金城,即应州,今山西应县。旬浃,满十天;浃,周遍的意思。兀兀,酒醉的样子。苏轼有诗云:“不饮胡为醉兀兀?”民风,原指民间风俗,此指民众生活状况。
这是说,诗人在金城停留了十天,城内仍然沉缅于歌舞升平之中;可是,一出城门看看人民生活,那惨状真是令人忧愤满怀!
这四句诗为全诗开了一个头,它用对比手法引出全诗所写的人民诸般苦难。这个“苦难”,就是一边“醉兀兀”,一边“愁惨惨”的强烈对照之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样,不仅使见到的人民苦难更加突出、更加记忆深刻,而且揭示了愁惨惨“民风”所以形成的根源,即:它含蓄地告诉人们,人民一切苦难都来自沉迷歌舞的统治者之恶政! 这就是诗人所暗示的此诗题旨之所在。
下边十二句,全用白描手法实录了人民所遭受的种种灾难,这就是诗歌的下一段内容——
第二段:人民苦难实录
先看头四句——践踏庄稼: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一夕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这四句说,去年夏秋间虽遭了旱灾,稍晚还见到了黍儿在吐穗(穟,同“穗”)。可是,自从蒙古军一来,只一夜工夫,庄稼园竟然全踏为平地了。此处的营幕,即指蒙古军队。但,只,仅仅。这是说“人灾”比“天灾”更为严重,更为害人。因为天灾尚可抗,人灾却抗不了啊! 真是“大兵所至,庐舍为墟。”
接着四句——征兵催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调度,即征兵。逋负,指拖欠租款。捶楚,此为刑杖的通称。捶,指木棍;楚,指荆杖。上句说官府征调壮丁急如星火,追索欠租严刑拷打百姓。下句说,残酷的法令正如罗网高挂在百姓头上,古人说的那种没压迫、没剥削的乐土,果真存在吗?
这一节,主要是为人民不胜“兵役之繁”和“剥削之重”而呼吁;同时,也在化用《诗经》诗句时,说明在封建制下,所谓“乐国”、“乐土”,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管诗人在当时主观上是否有这个想法,但客观效果就是如此。
再看下边四句——螣虎齐害: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百螣,螣(tè特)食苗叶的害虫。百螣,泛指害虫。《诗经·大田》毛传云:“食心曰螟;食叶曰螣”。择肉,即择人而食。感讽,此指用诗歌讽刺时政,希望以此感动统治者,故曰“感讽”。这四句是说,吃禾苗的害虫固然很多,而择人而食的野兽,也不只是恶虎一种。如今,喊天不应,呼地不灵,用诗歌进行感化讽谕,也无济于事!
诗人在这里,以“百螣”和“一虎”来喻残害百姓的统治者及其爪牙,既形象又深刻。它们无处不在,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诗人也感到光写写诗是无用的。
接下四句——贩籴营饱: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 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上二句是说,那些衣着单薄的人,到南路诸府去卖买粮食。单衣者,即衣衫单薄的人。子,此为语助,无义。贩籴(dí迪),即卖买粮食,贩,卖;籴,买。买谷曰“籴”。就,到也。南府,指南路诸府。下二句是说,尽一身之力,都只是为了糊口,岂道乐意去远途经商?远服贾,语出《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诗人在此为“远服贾”们作解释:他们所以远途贩运粮食,是迫不得已的,不是为了发财,是为了活命呀!
最后四句——人牛同厄: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盘盘,言道路之纡曲。这就是说,弯弯曲曲的雁门山道,本来就不好走,加上雪厚涧深,更难以行走了。在崎岖难行的半路上见了赶车人,他们连牛带人都是一步一滑地行进,是何等艰辛啊!
最后这一节诗,写了人同牛一起受苦,遭受厄运,向人们暗示:在蒙古贵族统治下,北方一切人与畜都同遭灾殃,人民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就是用这样一个个特写镜头,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摄入了诗篇,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也体现了艺术的真实。
* * * *
这首诗同前两首诗,虽然在体制上,一为古诗,一为近体,但所择用的题材,所反映的思想,所采取的手法,以至语言风格,基本上是相同的。故在此着重讲讲下边的几个问题。
一、题材与思想
这几首诗(包括七律与五古),在题材上,都是写我国十三世纪北方社会的丧乱现象,反映金、元之际连年战争,疆土日戚,剥削大增,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情状,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及其军队的暴行与恶政。由于作者亲历其事,遇上种种厄运,因此,反映这种题材的诗歌,在元好问诗集中所占的比重甚大。现在选读的几首,只是代表作而已。其他如他的《续小娘歌》十首、《娄生北上》和《高门关》等等,诗中对当时黄河流域一片萧杀苍凉景象,作了如实的描写——
伤心此日何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并府 (并州) 虚荒久,大城如废村。
乱余村落不见人。
所有这些诗句,都把十三世纪的我国北方社会的现状,鲜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说,杜甫诗歌是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史,那么,元好问的诗,也可称为金、元之际的诗史了。因此,文学史家们把他的这一部分诗歌,称“丧乱诗”。是的,这类诗正是元诗中所具价值最高的一部分。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确实具有诗史的意义,是奠定元好问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一组诗。它不仅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和历史价值,而且在艺术上,也有较高水平。就其概括力和真挚凄切的感情而言,在杜甫以后是少见的,就是歌唱北宋论亡最悲切的宋代南渡诗人陈与义,也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清代的文论家赵翼曾经作了这样的评价:
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徊不能置。盖事关家国,尤易感人。
( 《瓯北诗话》 卷八)
二、表现手法
元诗的基本手法:白描手法。所谓“白描”,是一种不尚修饰,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写法。这本来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诗人用以诗歌的描写,即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清代诗论者曾经发现元诗的这个特色:
遗山修饰词句,本非所长,而专以用意为主。意之所在,上者可以惊心动魄,次者亦沁人心脾。
( 《瓯北诗话》)
现代大文豪鲁迅对“白描手法”的特征,也曾作过这样的概括:白描的秘诀,在于“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现在选读的这几首诗,就是很好的例证。不光古诗如此,就连几首七律,也不事粉饰,不靠雕琢取胜,而是以情动人,恃意超众,专以精思锐笔,洗炼而出,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如“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高原水出山河险,战地风来草木腥”等等,出语平实,而意境阔远,感情真挚,风格沉雄。
三、语言风格
这些诗所反映的金、元之际蒙古政权及其军队的暴行与恶政,是十分骇人听闻的,它所激起人们的感情是异常强烈的。但是,诗人却用一种平实的章法、质朴的语言加以描述。诗中的语言,似乎信手拈来,随意点染,其实是经过苦心经营和艰苦锤炼的。前人对他这种语言风格,早有过评论。同时代的郝经在为元好问写墓讠志铭时,就曾经作过很好的评价,说遗山诗的语言,“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
这种语言风格,为何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呢?
这是由于元诗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极其精湛,而且既含蓄又鲜明,即在鲜明的文风中蕴藏着深远的意境和剀切的情思。比如:上述五古开头几句,文字是平平无奇的,但内蕴甚富,暗示了很深刻的题旨。
更重要的是由于创造这种不平凡境界的诗人,正是这种现实的经历者,人民的悲剧引起了诗人的共鸣。因此,他的诗往往是诗景毫无隔膜,真挚而亲切。这就是赵翼在《题遗山诗》中所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赋诗沧桑句便工。”在《瓯北诗话》中,对元诗作了更全面的评价。他说:
(元好问的古体诗) 构思窅 (yǒo咬) 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他又说:
七律则更沉挚悲凉,自成声调,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数十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
因此,自称南宋遗老、江西派后辈的方回,也承认自己很佩服元好问。他在论述北方词章时说:“尚有文才与古班,诗律规随元好问。”(见《次韵高子明投赠七律》)
上一篇:《两宋诗歌·陆游》鉴赏
下一篇:《两宋诗歌·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