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
山杏溪桃化棘榛,舞台歌榭坠灰尘。
春来底事堪行处?门外流莺枉唤人!
金朝灭亡之后,做过金室翰林学士的文坛领袖王若虚重返故里——河北省藁城县,举目四望,家乡异样。这变化牵动了他的愁肠。这愁倾注于笔端,凝于诗句中。“山杏溪桃化棘榛,舞台歌榭坠灰尘。”昔日美丽、繁华的故乡变成一片凄凉,战乱使山上的杏儿不见了,溪边的桃树没有了,只剩下了在荒草丛中野生的荆棘和榛树。更令人感叹的是,从前那欢歌、热闹的舞台和水榭上,因为好久没人去而落满灰尘,使本已够凄惨、荒凉的故乡更加令人心碎。“春来底事堪行处?门外流莺枉唤人!”人们为逃避战事,丢下了故乡。就是在春天来临之际,门外那可爱的莺儿,无论鸣声多么圆润、多么动听,也是枉然,没有谁来欣赏它!它的鸣声只能更添一分凄凉和哀愁。
这首诗一波三折,抒发的感情绵长而深厚。作者目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相与融合,出语虽为景语,而句句实为情语,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几组物象今昔对比的描述,故乡的凄凉破败和作者内心无限的愁情,层层相递、折折相扣,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荒凉牵动作者的愁肠,作者的愁肠必然打动读者的心田,使读者很容易产生厌倦战事、怀恋和平时光的同感和共鸣。
王若虚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要内容,他的诗纯朴自然,理顺辞达,这几首“还家”诗,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被后人称作“金末遗老怀念故园诗作中难得的诗篇。”
上一篇:王庭筠《狱中咏燕》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王若虚《还家(其三)》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