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
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这是一首反映朦胧的商品意识的诗作。作者在诗末自注:“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这里说的畿辅大吏,是指直隶布政使托浑布。道光十八年(1838),作者在朝廷任礼部主事,因事被罚俸,生活发生困难,曾到保定向托浑布求助。这次保定之行,作者曾写《乞籴保阳》诗四首送托浑布,诗中提出河北本是古代种桑之地,应种桑养蚕,发展民族经济,抵制洋货入侵。次年作者辞官南归,路过保定,发现自己的建议并未被托浑布所采纳,“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说的就是此事。我满以为这次重来冀州,会看到绿叶成阴、遍布如云的桑树,但一点儿也不见。淡淡写来,诗人惆怅、失望之情跃然纸上。“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这是诗人感慨之言。挟策,原是拿着书册,这里指种桑的建议。作者像是自怨自艾:一个无权无势的书生的献策,又何济于事呢?只是北方不种桑养蚕,南方丝织业的原料供应就会短缺,给织女们带来忧愁。“维南”,原指天上南方的箕星,这里泛指南方。诗人在这里不仅寄托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更主要的,是借种桑养蚕,抒发对封建统治者反对改革的不满。同时,在北方种桑养蚕,供应南方织女纺纱织布,这无疑传导出一种不自觉的商品交换思想的萌芽意识,反映了在农业经营上突破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模式桎梏的迫切要求,很有时代气息。
上一篇:庾信《寄王琳》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龚自珍《己亥杂诗(其八十六)》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