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沦落天涯气自豪,故山东望海云高。
西风一掬哀时泪,流向秋江作怒涛。
丘逢甲是台湾人。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丧权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国时丘逢甲愤慨抗议,并大声疾呼:“清廷虽弃我,我岂可复自弃耶!”随后还组织义军抗日,失败后不得已离台内渡,初次来到广东省汕头市。时至次年秋天,仍客游于鮀江一带,此诗即当时游鮀江入海处茫然若失有感而写。
鮀江,即韩江流经汕头市入海口这一段的名称。汕头市也因此叫鮀岛、鮀江。
一个家乡沦丧,身处海边的诗人,说到“沦落天涯”,自有一番切身感受。但诗人是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迫于无奈而离家远来的,所以自觉仍有一身豪气,“气自豪”三个字力挽千钓,使“沦落天涯”字面上带来的悲哀转而成为悲壮,并定下了全诗的基调。诗人正是以这种悲壮之情向东瞭望。“故山”即指台湾。东望台湾正表示对沦落的家乡的无限思念。但诗人所见到只是海阔天空云层高远。于是百感交集,泪洒鮀江。这泪是伤时爱国之泪。“掬”是两手捧着的意思。诗人在用双手捧着热泪洒落鮀江,用以祭奠台湾的沦丧,并想象它将化作汹涌的怒涛,向世人表达自己此刻的悲壮激越之情。
这首诗虽然由于作者是在“思之怃然”的情况下写成的,有深沉的家国失落感。但由于背景辽阔,诗中又以结尾的“作怒涛”呼应开头的“气自豪”,所以全诗的精神依然是激越向上的。
上一篇:陈三立《寄调伯弢高邮榷舍》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丘逢甲《谒明孝陵(四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