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这首诗写在镇江名胜之地金山的晚眺之所见。诗人十分注意表现各种景物的不同色彩,巧妙地运用明暗的绘画效果,生动地反映了夜间景色的特点。
首句写月亮挂在金山西面的渡口上空。因为夜幕降临,四周黝黑,诗人自然抬头注意到月亮这一发光体。它是画面上色彩最为明亮的地方。可是“月初弦”,表明月亮还刚刚上弦,仍缺着上半,故洒下的光亮有限,并不怎么明亮。这样,虽有月光,但画面上的天空和地面照旧还布着一层灰蒙蒙的色调。次句写宽阔的江面上白露横天。“水气昏昏”,很明显是写其晦暗的,指江面朦朦胧胧,景物不明,这与上句构成了明暗色彩的搭配。第三句说诗人竟连哪儿是江边的陆地,哪儿是沙滩都难以分辨,这分明又是指天色很暗。第四句则挽回一笔,说在黑暗中看见渔火闪烁,因而想到这里有渔船停泊。这渔火虽是个光源,但看来十分微弱,亮度不大,所以渔船本身并无法看到,只是借渔火来猜测罢了。
这四句中,两句写仰观,两句写俯视,但均是一明一暗,互相交错,穿插进行。同时,这明暗不同的景物,又自然形成一种“点”与“面”,大与小的映衬关系。如月亮不大,渔火更小,但它们都是发光体,小虽小却很引人注目,便成为画面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茫茫的水气和江边的陆地及沙滩等,虽然深远广阔,面积甚大,但由于色调昏暗,只是画面中属于比较次要的背景部分,作为月亮和渔火的陪衬。
总的看,这整幅图景中的明暗搭配和光线强弱都显得十分和谐均衡,形成了一种夜间的长江边上所特有的清冷广远昏暗的环境气氛。
上一篇:秦观《泗州东城晚望》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张耒《初见嵩山》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