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清朝顺治元年(1644),南京失陷之后,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投入抗清斗争,并担任了抗清军的军事参谋。顺治三年,抗清军兵败,退往浙江嘉善。在败退中,夏完淳与大队失散,流落于民间。《绝句》四首,就是他流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写他潜回太湖,寻觅失散的战友,抒发了兵败后的沉重心情,也反映了他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精神。
“扁舟”二句:诗人在秋天里一个月光凄清的夜晚,驾一叶扁舟,驶过夹岸耸峙的胥山、香山,由胥口进入太湖,穿行于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期望能寻见失散的战友。但是,除了千顷芦花之外,并没有战友的踪影。两峰,指太湖边的胥山和香山。千顷芦花,疑即抗清军出没的长白荡。芦花,芦苇花,秋天开放。人,兵败后失散的战友。
“缥缈”二句:洞庭山麓,白云飘荡,烟霭茫茫,缥缈峰高耸入云,无法接近。缥缈,缥缈峰,洞庭西山的最高峰。洞庭山,耸立于太湖中的岛山,分为东西二山,抗清军在这里誓师起兵。
诗人悄悄地驶入太湖,不是去观赏湖中夜景,不是去寻幽,而是为了寻觅失散的战友,以便能重整旗鼓,继续进行抗清斗争。而当置身在当年经常出没的千顷芦苇荡,面对当年誓师起兵的洞庭山,却看不到失散战友的踪影,其心情的沉重是不难想见的。战友们战斗在哪里?什么时候才能与他们取得联系?抗清斗争的前途如何?国家的命运能否挽救?……
诗中没有直接抒写情感,可那山峰之间凄清的月光、无际而又无人的芦苇荡、白云雾霭笼罩的洞庭山、高不可接的缥缈峰,已经分明流露出了诗人那极其沉重的心情。借景抒情,是这首诗的鲜明特色。
上一篇:徐祯卿《济上作》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王翃《客中九日》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