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转和州刺史。本诗当为途经洞庭时所作。
开头两句从大处落笔,写出了月白风静之夜的洞庭湖的总体特点。秋月把轻柔皎洁的光芒洒向一望无际的湖面,与沉静秀美的湖光融和在一起,使千顷湖水犹如一面磨得平展展、亮晶晶的镜子。古代的镜子用青铜所制,一定要细细磨平,才能光彩照人;不磨则一片糊涂。秋夜洞庭湖面平静光洁似镜,当然不是“磨”出来的,但非“磨”字不能传写出风平浪静、望去极平极滑的形象特征。三、四两句诗人把视线推向远方,用十分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洞庭湖的山水秀色。“山水色”三字,有的本子作“山水翠”或“山翠色”,看来都不如“山水色”浑厚准确。夜间看物,即使月光好,一般也只能辨黑白。翠色是不易辨认的。结句“白银盘”喻湖面的银光闪烁,洁白可爱,“青螺”是黑色的发髻,喻月光笼罩下的君山。所见主要是黑白两色,符合夜间看物的情况。有人认为“青螺”是妇女画眉用的青黛(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集》)似未谛。唐雍裕之《大言诗》:“四溟杯绿醑,五岳髻青螺。”雍陶《题君山》:“一螺青髻镜中心。”都可证明青螺为发髻。“青”训黑,见《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孔颖达疏。李白称头发为青丝(见《将进酒》诗),亦为一证。君山之神是帝尧之女,以青螺髻来形容君山,是很贴切的。这后面两句,设想奇特,喻体精妙,但雕琢细巧,微伤浅切(参谢溱《四溟诗话》卷二)。后来黄庭坚所写的《登岳阳楼望君山》诗,受到刘诗“银盘”的启发,写出了“银山堆里看青山”的名句,较之刘诗,造境更为壮阔,而避免了浅切之病。
上一篇:刘禹锡《罢和州游建康》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