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单看题目,还以为是一首咏雪景的诗,然而本诗却一句写景也没有,全是议论。
长安城中,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的下着,这是全诗议论的背景。
“尽道丰年瑞”,首句平实无奇,道出瑞雪兆丰年的自然规律。“尽道”,大家全都是这么说。这两个字倒值得推敲,细细体会,在字里行间似乎藏着一种对这个普遍看法不以为然的意思。莫非诗人别有意会?“丰年事若何”?果然诗人提出了疑问。瑞雪兆丰年,固然不错,然而“丰年”是个怎么回事呢?这话问得似乎无理,然而这正是诗人的别有会心处。诗人并非不知丰年事“若何”,而是说“丰年”那事还遥远着呢,先且不必管它,就目前,就有比“丰年”更迫切的事。那是什么事?“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大雪之下,长安城里还有许多穷苦人挨饿受冻,在死亡线上挣扎呢!现在就要被大雪冻死,还说什么丰年不丰年。虽说大雪能兆丰年,但为这些“贫者”着想,还是少下的好啊!这就是诗人的独到见解。
这首小诗只有四句,但议论风生,抵得上一篇论说文。这是一篇驳论。先立反面论点,接着提出问题,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驳倒反面论点,树立自己的正确论点。有理有据,弹无虚发,说服力极强。且四句诗起承转合,环环相逼,章法严谨,气势充沛,无局促之感。绝句本不擅长议论,而本诗则纯乎议论,且用得如此成功,足见诗人艺术功力之深厚。
对“贫者”的态度如何,是本诗立论的关键。本来“尽道丰年瑞”并没有错,但由于有了“贫者”横亘在诗人胸中,所以他对雪的认识就不再是敷廓的,而是更加具体,更加深刻!这也就是罗隐的难能可贵之处。
上一篇:皇甫松《采莲子二首(其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罗隐《中秋夜不见月》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