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香草名,产于南方。《楚辞·离骚》有“朝搴(qiān,拔取)阶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之句。估计汉武帝修上林苑时,远方群臣所献三千种名果异卉中有木兰,遂植于终南山下,成为上林苑中植物园的组成部分。“木兰柴”也因此得名。
刘辰翁评《木兰柴》曰:“犹是《鹿柴》之余。”讲得很有道理。《鹿柴》写夕阳返照下深林的幽暗;此诗写残照将敛之景,从时间角度着眼,正是前者的延续。
“秋山敛余照”,首句写秋山残照。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投在秋山上的一抹余晖越升越高,越缩越小,着一“敛”字,相当精确。丽日中天时,一般很难觉察到太阳的运行;而日薄西山之际,由于有参照物,便能观察到它的运动,仿佛看到它匆匆的脚步。诗人通过写东边秋山“余照”的变化,暗示西边太阳的转瞬即逝,手法灵活,动人遐想。对太阳落山最敏感的是禽鸟,于是次句写飞鸟投林。飞鸟归巢是在日薄西山这一刹那间进行的,故次句与首句有因果关系。用“逐前侣”表现飞鸟归巢的情态很传神。李白在《蜀道难》中曾用“但闻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来渲染畏途巉岩的荒凉、恐怖气氛。这里的“飞鸟逐前侣”则曲曲传出诗中人在薄暮时分的怅惘之情。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后二句写秋山残照将敛时刹那之景:山色时时变幻,夕岚随即消失。彩翠,指远山在落日反照下所现紫翠之色。太阳落山时,光线由强转弱,在强光下一直不甚分明的山峦的轮廓,在这一刹那间反倒清晰可辨,色彩显得更为丰富。于此同时,暮霭在不知不觉中升腾起来,而随着残照敛尽,又迅即淹没于夜幕之中。写霎时所见,备极变幻,这就是批评家所乐道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上一篇: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王维《栾家濑》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