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
浮云不与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这纯粹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诗人对风景的视觉感受。
石邑是战国时赵国的县邑,地在今河北省获鹿县,境内有西屏山,是太行山的东脉,高峰秀拔,为一邑奇观。此诗写山,只抓住一个高字着眼,却已将山景尽摄在诗里了。
首句一入题就夸张山的高度。一般形容山峰高峻,都惯用“上薄云霄”之类的词语,这里却说浮云还不及山高。造成的印象似乎夸诞,但一点也不虚假,人们确实有见到过云雾缭绕在山顶周遭或山腰间的经验。接着从主观角度再补写一句:仰望高峰上苍苍的云霭,连眼睛都看花了。前一句是写山自在之高,第二句是写山在人眼望中之高;高的印象经主客观的反复描画巳经确立,似乎无庸再写,该写点此山的别的景色了。
的确,他将视角转到了丹树和天上的银河。然而,晓月、高树和秋河仍然是对山高的渲染。拂晓前的月亮还在高树中飞去,还在天末,不言而喻是下弦月,悄悄地把时令点了出来。下一句说银河是“秋河”,也是不声不响地点明时令。月色、高树、银河,即使山景不再寂寞,而在黎明之前,山色之在视野中所能及者,也尽在于此。这时刻又缴出了题中的“宿”字。
银河为远峰所隔,气象已够雄阔,晓月暂飞于高树之间,尤使景物具有动势。暂飞着,时见时不见,仅能在月光经过高树之隙时看到。月儿是飞动的,李白诗“山月随人归”还只是人行见月行,这里却是月儿自身在飞动。于是,读者感到宇宙和星辰的运行,世界没有静止。而宿在山中,看着“晓月暂飞”的诗人,他的旅次不寐之状也可以想见了。
因此,诗的表面只是写景,但诗人羁旅之情也已宛然从景中透露。如没有这点深层美感的蕴含,诗便不会为胡应麟所评的具有“高华明秀”的格调了。
上一篇:韩翃《羽林少年行二首(其二)》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耿湋《古意》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