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隋朝开挖的通济渠从河南流入淮河,因其中间的一段为古时汴水,所以唐、宋人通常将通济渠中下游一段称为“汴河”、“汴水”或“汴渠”。
公元800至801年,诗人客游扬州,看到隋朝开凿的通济渠以及隋炀帝当年游乐的场所,不禁触发感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写眼前景色。“无限春”三字将其汴河两岸眼前春光满眼、春色无限的景致概括无遗。
次句写其历史变迁。“阙”,què,指皇帝住所。诗人踏上汴水河堤(dī),自然会想起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隋书·炀帝纪》)的历史盛事。诗人满心希望去追寻历史的足迹,然而其宫殿早已荡然无存,坦露在诗人面前的,竟是满眼尘土!现实图景遮蔽掉历史图景,其前后还不到200年(隋亡于公元618年),变化竟如此之速、之大,这无疑使诗人震惊,自然地就引起了关于下文的感慨。
“长堤”,即隋堤。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渠筑堤,遍植杨柳,世称“隋堤”。三、四句分明是诗人登上隋堤去寻找历史旧迹,轻薄无知的杨花柳絮却随风在其面前飘来舞去,引起诗人无限惆怅;却偏以规劝语气出之,劝告其他“行人”(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到隋堤上去游览,以免看到纷飞的杨花柳絮而牵动愁肠,这比直陈其情显得更加哀伤凄婉。
诗中一、二句写景,却通过两种景观的对比抒情;三、四句抒情,却能在情感的悠悠流荡中交织着写景。而“劝告”艺术手法的运用,则更其增加了本诗凄婉的成分。
这首诗无疑是在抒发一种感慨。它既可以使人深感时间易逝而奋起,也可以使人觉得人生易老而消沉;一方面人们从中悟出了人事无常、富贵不保的道理因而意识到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另方面人们也可以因为同样的道理而纵情享乐。这是读本诗时所必须注意的。
上一篇:李益《边思》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李益《上汝州城楼》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