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是大和二年三月,刘禹锡贬谪之后复为主客郎中,至长安时作。玄都观是长安城内的一处景点。观内原植有许多桃树,14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得罪了权贵,被远贬恶处。而今,14年过去了,刘禹锡复召回京,以主客郎中身份,再游玄都观,旧事重提,写下了这首绝句。
诗是由眼前之景起兴的。“百亩中庭半是苔”等二句,先写今日玄都观所见的景象。作者在小序中曾描述往日玄都观桃花盛况:“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而今日重游,桃树已荡然无存,唯见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之中,一片荒芜萧条。今昔两相映照,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青苔和菜花自开,暗示如今观内花事之寂寞寥落。然后,由花事之变迁,引出人事之沧桑。桃花荡然无复一树,诗人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曾名噪一时的种桃道士,他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诗句句紧扣玄都观的花事变化,但句句都与人事的变迁相维系,孕含着丰富的讽刺意味。诗中的桃花和种桃道士,或有所指,他们的兴衰存亡,隐喻着一定的人事变化。作者在最后一句中,表现出无比的自信和对昙花一现者的哂笑,尽管花事、人事变迁,唯有“刘郎”依然故我,再一次踏入了玄观都的大门,目睹了花事和人事的兴衰。这一句与前三句衔接得十分紧密,流露出诗人倔强的个性和对“桃花”“道士”的嘲讽。
诗运用比兴手法,以习见的花事起兴,道出错综复杂的人事变迁,即景即情,自然贴切又富于表现力。看花乃是生活中的一件细事,而诗人却能于小事中捕捉感觉,敏锐地发现,提炼,升华为政治讽谕诗,足见诗人目光之犀利。这首诗虽短,却很能代表刘禹锡政治讽谕诗的特色。
上一篇: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八)》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白居易《王昭君二首(其二)》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