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蟾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正年少,日久戍天涯。
唐末藩镇兼并激烈,宋汴一带,即今河南开封地区,因朱温与李克用屡次恶战而受祸尤烈,惨状异常。当其时,诗人高蟾路过此地,触目伤怀,写下了这首悲愤的诗篇。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这两句总述宋汴道中所见惨景。在工稳对仗的句式中使自然与人事因对照构成强烈的反差。不是么,平野自属良田,宜人劳作,宜人生息,然而却无居家;千里平阔,交通自当便利,却绝少人的踪影,那么弥漫这宋汴一带的只能是荒芜和死亡了。联系诗题所特指的内容,便不难悟出连连不已的藩镇兼并战争带来多么惨痛的灾难。曹操写汉末军阀割据造成的浩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二者相似,只是不像曹诗那样直陈心迹,高诗是在悲悯人生中将反战思想寄于言外。
如此战乱,如此惨绝人寰的景象,却未能使穷兵赎武的藩镇放弃兼并,战争仍在持续下去:“甲兵正年少,日久戍天涯。”年轻的兵士们早已背井离乡,且将长久地在军旅动荡中度过人生的时光。他们远在天涯,那失却保护的父老姐妹呢?是倒毙在刀枪的蹂躏与戏弄之下,还是焚毁于战火堆中,抑或是因无力耕种而饿死在荒郊野外?而他们此刻却仍被迫进行着残酷的战争,那也将预示着更大更多的灾祸随之而不断蔓延。
诗句古朴简约而涵容极大。一、二句仅写千里无人的惨状,三、四句也只点示了年少的兵士久戍天涯。这样便规避了战争正面的描述,省却不少笔墨,又开启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使读者从前后场景的衔接中感知战争的规模、残酷程度以及无辜平民家破人亡的怵目惊心的画面,体味到诗人贯注其中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如许内蕴,却隐遁于平平道来的意象之中,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语)了。
上一篇:聂夷中《田家》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韩偓《深院》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