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北山云漠漠,南涧水悠悠。
去此非吾愿,临分更上楼。
王安石的诗文大多不能确定写作年代。从这首绝句所涉及的地理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看,笔者以为它大约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春。
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拜相,制定并推行新法。由于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罢相,出知江宁府(今南京市郊),六月十五日到任。熙宁八年春二月,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首绝句很可能就是在离开江宁前夕所写的。
首两句写景,采取对仗句式。“北山”,即钟山,在今南京市东郊。南朝齐骈文家孔稚珪名作《北山移文》中的“北山”指的就是钟山。“南涧”.北山南面的一条无名涧水。作者在涧旁建有小楼,日长无事,常登临此楼眺远题诗,所以题目有“再题”、末句有“更上楼”等词语。此山高约四百七十余公尺,山势绵延起伏,状如龙蟠,阴雨之际,常为云掩,连亘广,故云“漠漠”。南涧不知确指哪条涧水,从“悠悠”一词来看,大约是相当绵长的。用“漠漠”——广和“悠悠”——长来形容北山之云和南涧之水,虽属写实,显然也融入了作者对此山此水的深厚感情,景语实为情语。第三、四两句开始从正面抒情。“去”,离开。“临分”,即将分手之际。作者不愿离开如此美好的山水,因而在临去之前,再次登上楼头,对北山云和南涧水作最后的一瞥,借以表达留恋之情;而正在此时,云之漠漠,水之悠悠,好像也在多情地对着即将离去的诗人。更深入一层看,孔稚珪当年为文讽嘲周颙先隐居北山,后又出去做官;作者自己虽然志在苍生社稷,并非隐逸之士,可是前此推行新法受阻,眼前好山好水又是这样含情脉脉,则在隐与仕之间自然有着一番思想感情上的矛盾。而在此时此刻,由于不得不“去此”,故留恋山水之情转觉更加深厚。东汉末年王粲《登楼赋》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句,同样写的是留恋江山,却不得不离去的思想感情,不过写得比较愤激决绝,而此诗则写得比较委婉缠绵,读者不妨联系两者的写作背景来加以互参。
上一篇:梅尧臣《考试毕登铨楼》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王昌龄《卢溪别人》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