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索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卷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郎士元的七绝《听邻家吹笙》,情真意切,景物鲜明,语言通俗,境界极高;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一点“矫揉装束之态”,委实是“大家之作”。
用几句近乎白话的语言,表达出令人想象不尽的意境,这是唐人绝句的一个共同特点。王之焕的《登鹤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两个黄鹂”等,都是极好的例子。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也具备通俗易懂、蕴含丰富的特点。创作时,诗人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阅读之后,也给读者留下了诸多想象的余地。就字面来看,诗人着力描写院外,那里笙乐如缕,时高时低,时断时续,令人心驰神往。“凤吹声如隔彩霞”,正道出了轻风吹拂下的乐声的特点。读此,令人顿生春风拂面之感。至于墙外邻家究竟谁在吹笙,那里还有些什么人、什么物,因“重门深索”,无法寻觅,所以诗人是无法知道的。但是,乐声毕竟太动听了,以至于使人怀疑那里不是世俗人间,而是遍栽碧桃的太虚仙境。“疑有碧桃千树花”,就是诗人利用联想手法给人创造的最美好的境界。因为古来常以碧桃喻仙家事,读者读到“碧桃千树花”,当然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仙境。那么“凤声”当然也非人间俗声,而是神人的仙乐了。诗中没有用过多的词语描写笙乐之动听,只写其乐如仙境中来,乐之美妙则不言而喻矣。
全诗写院外之邻家,表现的是笙乐悠扬的动景。其实,这无形中也构成了一种对比,即院外与院内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院外笙乐越是悠扬,院内就越显得寂静;院内越是寂静,院外乐声就悦耳动听。但是,这种对比仅是形式上的动与静的比较,从境况上来讲,并无正反之分:听到院外邻家笙乐之妙,心情是愉悦的,向往的;置身于院内宁静的环境之中,也悠然自得,不会产生什么寂寞感。所以,郎士元的绝句《听邻家吹笙》,给人的是一种纯乐无忧的境界。
上一篇:顾况《宫词》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司空曙《留别卢秦卿》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