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枢
乱撒鹅黄拂晓晴,天涯多少故人情。
游船空逐轻阴转,半属春风半属莺。
古来咏柳的篇章不计其数,可是柳究竟关不关乎人情,这却是个有趣而又常常被人轻忽的问题。唐代的韦应物曾在一首诗里问道:“借问江上柳,青青为谁春?”(《有所思》)施枢的这首诗便仿佛是对这个问题的响应和回答。不过诗人回答得很俏皮,只说出了一半的意思,把另一半留给了读者。他是有意不把话说透说尽,好让读者一起来作解人的。
诗的前二句从眼前的柳色着笔,引出为人们所习知的一个传统。随着一年一度的春光再度来临,千万条柳丝上又齐齐绽发出鹅黄色的柳花,袅娜飘拂,在晴日的辉映下显得绚丽夺目,这绰约的风姿,鲜丽的色彩,古往今来曾召唤起多少离人绵绵的情思。据《三辅黄图》记载,早在汉代便有了折柳送别的风俗,人们用柳寄托离思,任凭友朋亲人远隔天涯,一见柳色便仿佛重现了故人的音容。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已引发出对远人的思念;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则用柳色寄托了一点春心;至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样的句子,出现在王维阳关三叠的绝唱里,就更是著名的例子了。以此观之,柳之殷勤报春,诚然是关乎人情的。
然则柳有时又是矜持的,似乎并不那么通达人意。你看,当众多的游船蜂涌来此,意欲一睹风采、观赏把玩时,柳却一反故态,不予周旋。“空逐”二字,写出游客狂热追逐终成空的窘态。人自沉迷柳不语,视其所属意者,唯有春风、流莺而已!如此看来,莫非柳又是不解人意,不通人情的?
诗至此戛然而止。诗人仿佛只列出了“正题”和“反题”,而把“合题”的工作留给了读者去做。诗的巧妙之处,正在从柳应人处物的两种态度提出新警的立意来。柳的一热一冷,或亲切或倨傲,原是因对象而异的。对钟于情者,柳乐于为其牵恨惹愁,尽献风流;而对那些视其为玩物的俗人,柳却自有拒纳的理由。就前者言,柳通人情;就后者言,柳拒人意。一正一反,恰好统一为柳之所以值得赞美的飘逸不俗的品格。诗题为“赠柳”而实为赞柳,而在这种赞美中,又何尝没有透露出诗人自己的某种人格态度呢?
上一篇:林升《题临安邸》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张榘《春吟》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