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此诗题目一作《答郑骑曹青橘绝句》,作于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时。故人在重九日写诗求橘,诗人奉诗作答。全诗紧扣住“求橘”二字展开。
诗的前两句从故人“求橘”写起。故人卧病在床,思得新橘一尝,故写诗向诗人“求橘”。这说明故人把诗人视为知己;诗人对故人“卧病”极为关切,对他“求橘”的愿望极为重视,因此说“怜君卧病思新橘”。这一句关合诗人与故人双方。着一“怜”字,把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写出来了。由于诗人对故人的“卧病”非常同情,自然要尽一切力量满足他的要求,给以安慰和支持,因此他明知橘子“未黄”便“试摘”下来,赠与友人。橘子“犹酸亦未黄”,也就是说橘子尚未成熟。把青而酸的橘子送给友人,未必对病人有利;可故人“卧病思新橘”,又不好拒绝,不能不摘几个相送。“试摘”二字,揭示了诗人的矛盾心理,更深化了诗人对故人的情谊。三、四两句承“试摘”二字而发,写寄书赠橘:“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洞庭,山名,在江苏太湖中,有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产橘。洞庭橘唐时为贡物,经霜而味益美,因此白居易有“洞庭贡橘拣益精”、“琼浆气味得霜成”(《拣贡橘书情》)的优美诗句。晋王羲之帖云:“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三、四句即化用王羲之帖的典故,写明家居金陵的王羲之未等霜降即拣摘三百枚橘子奉送好友,而我也和王羲之一样,因“霜未降,未可多得”先“试摘犹酸亦未黄”的300颗新橘随书奉上,等到“洞庭”“满林霜”之时,橘子成熟之后,再多多奉送。在这里,运用故实妥帖自然,如盐着水,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婉情意,又缴足了“求橘”之意,诗赠书答,滴水不漏,极严谨细密与空灵隽妙之致。
这首诗艺术成就颇高。在抒情上,作者深怜其病,则明知“未黄”而犹“试摘”;欲慰其心,则许以霜后不忘相寄,表情极深婉之至。在色彩上,“霜满林”则“橘黄”,“未黄”则青,青黄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富画意美。在味觉上,“霜满林”则橘甜,霜未降则“犹酸”,甜与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味觉的刺激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音响上,作者运用了属下平声的阳韵,这种声调极好地表现了其深厚而洒脱的情致。因此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抄凡例》对此诗评价甚高,认为“韦苏州和人求橘一章,潇洒独绝,非特世所称‘门对寒流’、‘春潮带雨’而已。”
上一篇: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二)》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