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竹郎庙,神庙名,在今四川荣县,古时西南少数民族祀神之处。据《蜀志》载:“邑东荣川,即古遁水河岸有竹王祠,盖以祀夜郎王者。”又《蜀记》:“昔有女人于溪浣纱,有大竹流水上,触之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以竹为姓。汉武使唐蒙伐牂牁,斩竹王。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岁必祀之,不尔为人患。”
诗始写竹郎庙前古木参天,一片浓荫覆盖的景象。诗人不言它物,唯写古木,涵量极大既暗示了竹郎庙的久远,又反映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竹王的景仰膜拜之情。那古木挺拔的形象,威严的气势,似象征着竹王不朽的英灵。诗人在这里耽玩很久,直至夕阳西下,本来十分好看的山色,在夕阳映照下更显得深远幽浓。“山更绿”,正是盛春时节,诗人面对着竹郎庙前的浓密春色,自然联想到浣纱女子触竹怀孕之传说,不免激发怀春之情,此时,她正是青春妙龄,凭着她的“文采风流”,自信可以获得美满的婚姻幸福,故对爱情的追求显得热烈执著。可是作为一代名妓,在与达官名士的厂泛结交中,却又未遇知音,心情又不免有点沉郁。故钟惺曰:“‘更绿’二字,在沉沉中想象出来,不必映带古木,已复深杳。语气一直说下,愈缓愈悲。”(《名媛诗归》)
诗人醉心于山色时,忽地听见从江村传来的笛声。但用“何处”发问,一是说明笛声来自远方,故不能确指,二是适合她此时地处陌生的游客身份,三是变换词语,令人深思。这悠扬婉转的笛声,声声传入耳中,触动情思,引起联想:“声声尽是迎郎曲”。此句妙语双关,“迎郎曲”,本是迎竹郎神之曲;然而在诗人的耳里心里却化为“迎情郎”之曲了。况是“声声”、“尽是”,其如醉如痴之情态可以想见。诗人写的是眼前景,抒的是胸中情,言在此而意在彼,语意关联,毫无牵强附会之病。从诗人此时对爱情的炽烈看,可判断此诗为诗人退隐浣花溪后不久的作品,因不像后来在《谒巫山庙》中所表现的那样伤感沮丧:“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更不似晚年发出的:“老大不能收拾得”,“芙蓉空老蜀江花”的绝望心声。
此诗本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却借题发挥,巧妙地使之变成抒写她此时此地独特情怀的佳作,它情意幽微而语出自然,故极为后代文人所赞赏。纪昀曰:“薛涛《送友》、《题竹郎庙》诗,为向来传颂。”(《纪河间诗话》)
上一篇:薛涛《送友人》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东方虬《昭君怨三首》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