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侬家住在江洲,两桨如飞自由。
金兵一到北岸,踏车金山三周。
真州城子自坚,京口长江无恙。
舣舟夜近江南,恐有南朝丞相。
顾炎武乃明末清初的一位耿介绝俗之士,自幼便有救世安民的政治抱负,曾为“复社”成员,参加过反宦官、反权贵的斗争;入清后则渡江北行,察看沿途地形,交结四方豪杰,并于冲要之地,垦田屯粮,以图恢复,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故其为诗,无论拟古、咏史,即景、抒情,亦大多激昂慷慨,寓有不忘国仇不忘恢复之宏愿,《榜人曲》便是一例。此诗作于顺治七年,借南宋史事,用船夫口气,抒发了同仇敌忾、奋力抗清的壮志豪情。
第一首“金兵”二句,作者自注:“《宋史·虞允文传》:临江按试,命战士踏车船中流上下,三周金山,回转如飞。”诗人此处,借虞允文指挥宋朝水师在金山周围演习踏车船以抗击金兵的事迹,表现江边船夫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痛歼入侵者的坚强决心。而“两桨如飞自由”一句,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必胜前景的憧憬与自信。“如飞”,言其轻捷矫健,“自由”则谓召之即来,战之自如,完全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简直容不得敌人作片刻的喘息,“一到北岸”,便给以致命的打击,充分表现了我方军士踌躇满志,稳操胜券的高昂士气。
第二首在写法上较第一首委婉、含蓄。四句全写南宋典实,作者自注云:“文相国《指南录》:‘敌船满江,百姓皆无一舟可问。……余元庆遇其故旧,为敌管船。密叩之,许以承宣使、银千两。其人曰:‘吾为宋朝救一丞相回,建大功业,何以钱为?’但求批帖,为他日趋承之证。因授以批帖,仍强委之白金。义人哉!吾无此一遭遇,已矣!”其实,诗人之咏史,旨在喻今。当时史可法在扬州殉国,而民间却传说他未死,并有不少人托其名以号召百姓继续抗清,可见,诗人所说“南朝丞相”实指史可法而言。他希望真的出现奇迹,史可法仍在人间。这不但表现了诗人对民族英雄无限崇敬的心理,而且揭示了他决心继承史可法的遗志,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
由上所述,可知“榜人曲”所咏唱的亦是诗人的心声。虽然在当时大势已去,一切无可挽回,而顾炎武却依然看到了百姓的力量,依然对前景充满着希望,这种积极昂奋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另外,此二诗在形式上亦颇具特色。绝句大都为五言或七言,而顾炎武却以六言出之。六言绝句始于唐,王维、王建以及北宋王安石等皆有此体的名篇,然终因难于运笔,又不如五言、七言之流畅,故继作者寥寥,而顾炎武却有意于此体,大抵因内容表述的需要。诗既以抒写斗志豪情为旨,传激越亢奋之气概便成为诗篇的主要任务。六言调板急促,节奏明快,正合要求。虽句句为双音步,无一单音从中调节,然诵读于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恰如进行曲,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上一篇:吴伟业《伍员》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吴嘉纪《绝句》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