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和王昌龄,从开元末年起,就结为好友。天宝七年(748),王昌龄因“不矜细行”,被“左迁”(古代尚右,左迁即贬官,降级)为龙标尉(龙标,即现在湖南省黔阳县,当时是人迹罕至,自然环境、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的地方。“不矜细行”,就是不大注意生活细节,不算什么大问题。其遭贬原因,从其友常建《鄂渚招王昌龄张偾》里“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的诗句,及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谤议沸腾、言行相背”的评语可知,完全是受了毁谤。受毁谤而被“左迁”到了十分艰苦遥远的地方,是很值得同情的。
李白这首诗,是他游历吴越时,听到王昌龄被贬消息后写下的极富关切同情之感的名篇。由于吴越距龙标甚远,所以题中特用一“遥”字点出。
诗的首句,以飘泊不定的杨花和子规悲切的啼鸣兴起、兼点下句“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时令。融情入景,很自然地把王昌龄生活不定以及自己当时的情绪都含了进去。第二句直叙昌龄被贬之事。其中龙标是昌龄的代指。五溪指湖南省西部之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是荒远之地的泛称,一个“过”字含着在荒远之地行程所历的艰难,不着情语,悲痛之意又在其中。
后两句直接抒情。虽然自己为好友被贬在荒远之地无限悲伤,但却无法表示。只有让空中明月和身边清风把“愁心”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了。“直到”二字,尤显其急。夜郎,是原龙标辖下的古夜郎县,址在现在湖南沅陵县境内,不是位于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用夜郎,只取两地名之间的可联性,以显其地的边远闭塞。
月与风,都是无情之物,但在此诗里都成了有情之种。在前人,这已多有运用,不算创造。如谢庄有《月赋》,在“川路长兮不可越”时,他要和“美人”“隔千里兮共明月”;张若虚有《春江花月夜》,里面的思妇对音讯断绝的游子是“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月光把思念之情带到亲人身边;曹植《七哀》里的“孤妾”在相思极切时,是“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李白的高明,则是兼采其意,把风、月融入同一作品,取得了语奇意新的效果。不仅表现了诗人“闻道龙标过五溪”的痛苦、关切之情的不可按捺与缠绵悱恻,同时也表明了其无法向昌龄且无法向他人申述的悲哀。由于明月与清风在无可奈何中成了知己,所以,诗中虽未言“愁”之深,但其有多深的意味却又溢满于纸上。
由于得知王昌龄被贬至龙标的消息后,诗人深切同情,无限哀愁与急切无奈之情在诗中成功表达,虽然没用一字叙述昔日两人的交往,但友谊真挚的程度也能被人全然了解,这大概也是它经得起品味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黄节《读《郑所南先生集》(二首)》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三)》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