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刺鸣。
本篇写于永泰二年(766)春天,是诗人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县)赴夔州途中的作品。因为是信手写就,故题为“漫成”。
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皓月当空,江水粼粼,繁星点点,微风轻拂,四周万籁无声。一只孤舟泊在江边,舟中的风灯映照着,灯光朦胧,一位老人正倚船窗凝神向外眺望,面前清澈的江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仿佛伸手可掬。诗的一、二两句,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大江孤舟夜景图。清澈的江水,明朗的月色,停泊的孤舟,朦胧的灯光,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四周的阒寂,这种静寂凄清的环境,更容易勾引起长期羁泊异乡的诗人的凄寂情怀,触引起他对家乡、对友人的悠长思念。
杜甫这次从成都出发沿江东下,除了因身多疾病和“厌蜀交游冷”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严武的突然去世,这不但使他政治上失去了一位好友,也使他生活上失去了凭依。他怀着悲伤苍凉的心情,告别了生活了将近四年的草堂,准备到江湘一带流浪。“儿童相识尽,宇宙此身浮”(《重题》),“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年青时相识的好友李白、高适、岑参、严武、郑虔、房琯、苏源明等,都已相继去世,自己虽还活在人世,但过的却是羁旅漂泊凄凉屈辱的生活,使他不能不感到更加孤寂与悲哀。清幽的月光本来就容易触发人的思乡怀友之情,现在再加上这静静的江水,辽阔的原野,朦胧的灯光和这夜的凄清与寂寥,就更叫他难以为怀了。我们从次句“风灯照夜欲三更”中,似乎看到了他独坐舟中,在朦胧的灯光陪伴下翻动着羁愁旅思的情景。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刺鸣”。三、四两句分别写岸边与水中之景。“联拳”,水鹭栖宿时缩起一脚,形似握拳,相聚而宿,其状如联拳。“泼刺”,象声词,形容鱼跳出水面之声。上句写岸边沙滩上一群水鹭正联拳而宿,神态如见,有画笔难到之妙;下句写船尾不时传来鱼跃出水面的响声,以动托静,更衬托出深夜静谧的气氛。两句一写岸边,一写水中;一写静态,一写动态;一从视觉,一从听觉,细致逼真地写出了大江月夜中的幽美景色,似乎使这位怀着孤寂旅愁的诗人,也领略到了一种情韵隽永的美的享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与《绝句四首》(“两个黄莺鸣翠柳”)相同,都是通篇写景。全诗以夜泊江中的孤舟为中心,从江月、风灯,到宿鹭、跳鱼,随着视觉与听觉的转移,展示出一幅幅凄清幽美的大江夜景图,透露出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天涯羁旅的孤寂情怀。表面上看,句句写景,实际上是句句写情,清朗而幽美的意境,沉寂而凄清的气氛,都与诗人羁旅飘泊的孤寂情怀相适应。情与景相互交融,意与境相互渗透,达到了思想和形象的和谐统一。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姜斋诗话》卷二),这首诗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上一篇: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古诗赏析与原文
下一篇:刘晏《观王大娘戴竿》古诗赏析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