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刘辰翁·永遇乐》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①,诵李易安《永遇乐》②,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③,湖堤倦暖④,前度遽如许⑤。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⑥,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⑦,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⑧。江南无路,鄜州今夜⑨,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⑩,满村社鼓。
【鉴赏】 根据词前小序,知道此词作于公元1278年的元宵节。宋亡于1276年,这时已亡国两年了。作者用李清照口吻,依照李清照 《永遇乐》 原调填写了这首词,以表达比当年李清照更加浓烈的亡国之恨,因为李清照写 “落日熔金” 时,宋朝还保有半壁江山,而今却是国无寸土了。
上阕起首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以对句写景: 雨后新月,远山清淡,江山如此美好。然而一句 “春事谁主”,问得突兀: 如此江山,究竟谁为主宰?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亡国之痛。接着再用临安宫苑、湖堤寒暖、宜人天气的匆匆离去悲叹春之易逝、国之沦亡。转写回忆,以对句写当初香陌华灯的热闹美丽,那时虽然是国土沦丧,但偏安的南国毕竟还是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保存着一种畸形的繁华。结以 “长是懒携手去”,当时心灰意懒,哪里有心思与人携手同游呢?“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没想到此次重来,在这“断烟禁夜” 的气氛中,只剩下元朝统治者的严法苛政,哪里还有故国父老的喜庆? 至此,昔日杭州的繁华与此次重来的萧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词人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下阕前三句展开对往事的回忆:“宣和旧日”,实指北宋; “临安南渡”,杭州变作汴州; “芳景犹自如故”,一总南北宋之繁华景象,同时寓有不堪回首之叹。国事如此,是从大处着墨。接着又具体结合易安的身世来抒写。“缃帙流离” 三句,记述易安南奔时书籍丧失,元宵节时头发蓬乱,伤时感怀,凄苦之至,写下了许多 “凄凄惨惨戚戚” 的词。“江南无路” 二句,用杜甫在安史乱中思念鄜州家小的故事,再次申述乱离流落之苦。无路可走,无家可归,苦情自不待言,而结以 “此苦又谁知否?”笔势陡起,情更深痛,可以想见其声泪俱下、哀哀无告的情状。最后是“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极写一己之悲与他人之乐,更有无可奈何之叹,哀婉无穷。
全词先景后情,情景交织。此词的别致之处在于作者通过时空的置换,把李清照从北宋末移到了南宋末,并通过李清照此时当说、当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想象,在失去了半壁江山的情况下,李清照尚不敢轻易出门,把她拉到今日,她又会怎样呢?全词凄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作者说自己在 “江南无路” 的现实中,其悲苦之情更胜于当年的李清照。
上一篇:《辛弃疾·永遇乐》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晁补之·洞仙歌》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