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姜夔·长亭怨慢》
姜夔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①,然后协以律②,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③:“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④。远浦萦回⑤,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⑥。日暮,望高城不见⑦,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⑧: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⑨!” 算空有并刀⑩,难剪离愁千缕。
【鉴赏】 这是一首离别词,是作者与合肥歌伎离别后所作。
上阕交待了分别的节令是暮春,“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此时春风已经渐渐吹尽柳絮,门前的树荫已经十分浓郁了。“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江岸曲曲折折,暮色苍茫,点点白帆不知要驶向何方? “萦回”二字,一则实写渡口的曲折,再则暗示词人愁肠百转,如 “远浦” 之 “萦回”,挥之不去。表露了词人与恋人相别的无尽感伤,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在这个令人断肠的地方,词人充满了哀怨,却不知怨谁,转而把笔触指向柳树,“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谁人有长亭柳树目睹过的离别多?这柳树如若有情,也不会长得如此葱绿了。作者把柳树描写得无情无义,因为它终日目睹离人相别,却始终无动于衷。这看似无理的指责,恰恰反衬出词人内心的苦痛愁怨无人理解、无处宣泄的情急。
下阕写词人乘船远去时的满腹悲怀。“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暮色降临,船儿起航,举目再望高高的城楼已无所见,只见满目青山,再不能看到心上人的倩影了! 此时此刻词人内心的惆怅不言自明。“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唐代韦皋年轻时曾依江夏太守姜某,与姜太守家的小伎玉箫相恋。离江夏时,与玉箫约定: 少则五年,多则七载,必来此接玉箫。韦皋走后八年无音讯,玉箫以为韦皋绝情,遂绝食而死。姜夔用此典故,一方面表白他虽然像韦皋那样走了,但绝不会像他那样无情; 另一方面也曲折地暗示出词人对前景的悲观。所以词人不无忧伤地自语道: 虽然我离你远去,但是我怎能忘记你要我早日归来、怕红花无人作主的叮嘱? 就算是我有并州的快剪,也难以剪断这如缕离愁啊! 这正如李煜所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秋闺》)。全词在无比感慨低回的愁绪中结束了,然而读者却接续了词人的思绪,余波荡漾,对那位娇憨痴情的女子平添无限牵挂。
此词感物伤别,感情真挚,哀怨凄切。怨亭柳无情慨叹离别的无奈,借韦皋故事暗诉依依衷肠,述恋人叮嘱以示情深意重。层层写来,婉转缠绵,一往情深。口语的运用既突现了人物生动可爱的形象,又使全词富有生气,更加凄美。
上一篇:《陆游·钗头凤》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下一篇:《王沂孙·长亭怨慢》翻译|原文|赏析|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