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十月,当时苏轼40岁,刚由杭州通判迁任密州太守。这年冬天,他因天旱到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僚梅户曹一起在铁沟打猎,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此词作为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是“直造古人不到处”的典范之作。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首词通过对郊外打猎热烈场面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渴望能得到重用、重新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词的上片以叙述为主,着力描述了太守即作者出猎的盛况。“老夫聊发少年狂”总领全词,一个“狂”字,统摄全词精神。接下来三句刻画了作者出猎的形象和声势浩大的场面,显示出本词的豪放气韵。最后写为了报答人们“倾城”相随,他决心像孙权那样,亲手射杀猛虎。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把自己的“狂”态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同时也写出了他与老百姓的良好关系。词的下片,则以议论为主,集中抒发了作者希望报国守边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三句,紧承上片的“狂”态,引起了词人的内心表白,突出豪迈乐观的精神。接着再引用“冯唐直谏”的典故表明希望得到重用的急切心态,最后三句则抒发了渴望报国的强烈愿望。
全词一扫柳永柔媚词风,通篇纵情放笔,挥洒自如,风格豪放。在人物描写上,作者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渲染,把词中的主人公挽弓劲射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生动地刻画出来。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的场面写得层次井然,结构严谨。
全词用语刚劲有力,简洁质朴,用典自然,意境浑厚,抒情议论畅快淋漓。
上一篇:江南春
下一篇:治水必躬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