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 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暮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 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 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 在昔余多师。
陶潜(365—427),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为彭泽令,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归乡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遇酒即饮,无酒亦雅咏不辍。诗风自然淳厚,诗歌内容多咏田家之事,为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田园诗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诗人在宋元嘉三年(426)“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 ‘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这时诗人已六十二岁,再过一年就去世了。
诗题是“有会而作”,就是为了这类事情,诗人内心有某些感触,才写成诗篇的。檀道济劝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赠粱肉给他,他不屑一顾,麾而去之。这首诗就是要表现他这种安贫乐道的硬骨头精神。
序文简要地交代了由于年成不好,造成自己忍饥挨饿的艰难处境,为了教育后代子孙,才将这饥乏的情况记载下来。因为如何对待饥饿,是一个人的大节问题,不得不慎啊!这最后一层意思,并没有明说出来, 只是隐含在里面。所以前人赞扬“序落落有远致”(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
全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层,共分四层来理解。
第一层叙诗人一生挨饿,虽然对于生活的要求极低,还是不得温饱。劈头两句,概括性极强,“只举老幼两头, 而中间数十年之困苦, 皆括于其中,起句工于造语。”(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三、四两句中的“实”字和“敢”字,表明诗人需求极低,只要能吃上菽麦一类的粗茶淡饭就很满足了,哪敢羡慕那些香甜的美味和肥嫩的鱼肉呢?细细品味这四句,在朴实平静的叙述中,蕴藏着一股愤激不平的情绪,颇耐人咀嚼。
第二层具体描绘诗人生活困苦的情状和辛苦悲伤无可奈何的心绪。惄(ni音溺)如:饥饿的样子。亚:次一等。九饭:《说苑·立节》所记载的关于子思的典故,子思居卫,极端贫困,三十天只吃了九顿饭。这四句是说,自己老来常常挨饿,还不如子思三旬九食的境遇呢,夏天仍然穿着令人厌恶的冬季衣服。如今我已到了晚年,将来的日子已经不多,我心中悲伤,生活如此艰辛,可又无可奈何。此层一句用典,一句具体描绘,两句概括叙述,用笔富有变化,防止单调质直,颇见诗人构思功力。
第三层故作曲笔,批评齐国饥民不食嗟来之食而终于被饿死的行为未免太过分,实际上是为下文赞扬这位饥民,表现自己固穷之志的一种曲笔。方东树评论这四句说:“言己慕此人,却反言以非之,则局势曲而变化矣。”(《昭昧詹言》卷四)
第四层述怀明志,意思是说:孔子曾经说过,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虽然穷,还是坚持着,小人一穷便无所不为了, 见《论语·卫灵公》)穷而无所不为(斯滥)岂是我平生之志,穷而能坚持着(固穷)才是我的本愿,挨饿又算得了什么,古代值得我效法学习的人太多了。最后这一层,以直接抒怀的方式,否定了第三层的曲笔,表现了诗人晚年穷且益坚的性格。《陶诗汇注》卷三说:“‘常善粥者心’二句(即第三层四句),提笔作翻案,谓不食嗟来似亦太过。 ‘斯滥’二句(即第四层四句),又归正意,谓固穷之志不容假借,则昔人不食嗟来,真余师也。一开一阖,抑扬顿挫,如闻愁叹之声。”
陶渊明对于檀道济等官僚的施舍,麾而去之,确实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硬骨头精神,这正是《有会而作》这首诗中所写的,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但是,他在《乞食》诗中,又为什么愿意接受乡人的遗赠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逯钦立先生说得好:“值得注意的是,陶渊明可以到邻舍登门乞讨,接受邻人食物,还要‘冥报以相贻’。而对于‘施惠’的封建统治者,却不肯接受其‘嗟来食’。实际上是拒绝了宫府馈赠。饥饿是一样的,对待态度完全不同,这表现了陶渊明爱与憎……这又表现了他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品质。”(《汉魏六朝文学论集》292页)
上一篇:《月蚀诗·卢仝》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有所思·汉乐府民歌》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