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1]。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2]。
云中谁寄锦书[3]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4]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2]兰舟:用木兰树制作的舟船,为舟之美称。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3]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4]无计:没有办法。
【作者】
见《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篇。
【赏析】
此词是作者早期的作品之一,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词的上片一开始就显得如此“精秀特绝”,“红藕”盛开的季节已经匆匆过去,而今只有那残香微微,室内的“玉簟”也因此显得有些凉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罗裳”为夏季服饰,“轻解”二字承接上文的“玉簟秋”,说明现在已经是“已凉天气未寒时”,象征着丈夫外出远游夫妻分离而产生的一种悲凉。“独上兰舟”,远游的丈夫现在已经踏上征程,自己现在却一个人孤零零地待着,依依不舍之情在词人的心中久久不能罢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上文是作者对实景实情的叙述,那么这里所要表达的则是词人对别后的悬念,此时此刻,那云中归雁可有一封平安书信捎来?这思妇的愁闷难解,所有的情感在这字里行间默默呈现。
“花自飘零水自流”,词的下片一开始既有借景起兴,更有承上赋情。上文浓墨重彩地写“红藕香残”,这里又哀哀怨怨地写落花流水之景。李白诗云:“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送落花”,词人暗用太白成句,表达自己的感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此人无日无夜、无时无地不在思念丈夫,而丈夫却音信不传,词人心中难免有一些埋怨,“埋怨”丈夫的“薄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难道词人的丈夫真的那么“薄情”吗?当然不是,无论是独自在家的词人,还是远游在外的丈夫,都在彼此思念着对方。词人自己在忍受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同样在忍受这种相思之苦、闲愁之深,这种情感对于两个心心相印的人来说,不是单方面的,不管锦书来与不来,都不能抹杀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彼此之间的信任,这种情感完全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因为彼此之间的情感是那么的真挚,这种人分两地、彼此相思的苦闷,自然就很难排遣。
作者在这短短的小词中,创造了完整感人的意境,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采用移情入景的表现方法,把自己真挚、深沉的思想感情融入客观外界的景物之中,又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它巧妙地抒发出来。词的上片和下片的开头两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互相补充、衬托,勾画出秋天的自然景色。这常见的自然现象经过作者带着相思的主观色彩一描绘,就有了人的情感在内,具有了多层意义,潜流着牵动人心的情感,更好地抒发了女主人公浓厚的思想感情。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上一篇: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