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剧曲鉴赏辞典·明代剧曲·明代传奇·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尼姑下山》原文与翻译、赏析
【娥郎儿】 日转花阴匝步廊,南无,风送花香入戒房,南无阿弥陀佛。金针刺破纸糊窗,南无,透引春风一线长,南无阿弥陀佛。蜂儿对对嚷,蚁儿阵阵忙,南无,倒拖花片上宫墙,南无阿弥陀佛。
三千禅觉里,十八女沙弥。应似仙人子,花宫未嫁时。自入庵门,谨遵佛教。每日看经念佛,不敢闲游。今日师傅、师兄俱下山挪斋去了,我一人在此守家,不免暂出门前,游耍片时。(行介) 好春景!
〔洞天春〕 绿树莺啼声巧,满地落花未扫。露点珍珠遍芳草,正山门清晓。苒苒流光易老,义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对此佳景,令人感伤。
【新水令】 守山门终日念弥陀,那曾知秋月春花。法门清似水,心事乱如麻。默默咨嗟怨,只怨爹和妈。
【驻马听】我爹妈好念波啰,生下奴身疾病多。愈念哆哪,舍入庵门保佑我。自入庵来呵,终朝念着娑婆诃,终朝念着摩呵萨。老师父絮絮叨叨,终日里苦荆笞逼咱们,将许多经卷都摩破。全不念我青春不再来,常道是你白日莫闲过。
【得胜令】 念经时须则是数珠儿在手内搓,那曾知泪珠儿在胸前堕。为只为每日里有几个俊俏儿郎来戏耍,驾言是拜参菩萨来清蘸。他那里,禁不住把眼儿睃; 俺这里,丢不下把心儿挂。
【水仙子】 我本不是路柳与墙花,奈遇着卖风流业主冤家,凭着他眼去眉来,引动我心猿意马。到不如丢了庵门撇了菩萨,学仙姬成欢成对在碧桃前,学神女为云为雨在阳台下,学云英携了琼浆玉杵,往那蓝桥下。
说便是这等说。自入山门,吃师父的,穿师父的; 教我念经,教我写字。
【折桂令】 我师父教养意如何,怎忍见背义忘恩,使他们烛灭香消。咳,去不得,去不得呀,我忽听得山儿下,鼓乐喧哗,鼓乐喧哗。原来是人家娶亲,你看那新郎在前,新人在后,夫妻一对,同到家门。今夜洞房里鸳鸯配合,花烛下鸾凤谐和。闪得我魂飞难缚,肉酥难把,心痒难抓。幸得师父今不在家,砍柴的也已出去,我只得趁无人离了山窝。往常见说尼姑下山,打破铙钹,埋了藏经,扯了袈裟,这都是辜恩负义所为呵。我而今去则去,说甚么打破铙钹;行则行,说甚么埋了藏经; 走则走,说甚么扯破了袈裟。
【尾声】这样人呵,我笑他都是胸襟窄,师父,我身虽去心犹把你牵挂。天,这织女整顿了鹊桥,愿牛郎早早渡银河。(吊场)
这套曲文出自 《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的上卷,通篇只出现了一个人物,就是以旦扮的小尼姑。通过小尼之口,直抒胸臆地唱出其内心的无比幽怨和对世间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使我们对这一虽值青春年少却不得不终日独守青灯古佛的女子寄予深切的同情。
曲文的开始部分,作者运用华丽的语言,描写了绿树莺啼,风送花香,柳丝撩乱,落红满地的暮春之景。任是深山更深处的古刹禅房,也阻挡不住春天的气息。透过金针刺窗,引进春风一线的细节,暗示了身居古刹的小尼姑,已是不安于戒房拘囿,禁不住窗外花阴转、花香送的引逗。她口里虽依然念着 “南无阿弥陀佛”,眼光却早已飞出窗外: 蜜蜂嘤嘤嗡嗡采蜜繁忙,蚂蚁拖着一片花瓣缓缓爬上宫墙。她之所以如此细致地观察窗外的景色,表明她本不甘寂寞的内心开始骚动起来,其春心已与外面的景色融为一体。春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但它是那么短暂,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主人公触景生情,一句 “好春景”,既是对景色的赞美,又是对流光逝去的慨叹。
院内燕蝶纷飞、蜂蚁繁忙,处处充满生机,可剧中抒情主人公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木鱼不离手,弥陀不离口,毫无生气可言。她是谁? 为什么如此年轻便落入庵门?我们从小尼姑的自述中知道了都是她爹妈好佛,为求神佛保佑多病的女儿一生平安,便将她从小舍人这佛门净地。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为女儿好,殊不知是害了女儿的一生。“终日里苦荆笞逼咱们,将许多经卷都摩破”,高度概括了小尼姑十几年如一日的佛门生活。春花秋月与之无关,人间冷暖更是与之无缘。这怎不令人愁肠百结! 佛教门规再严,也难以长期禁锢人的感情。残春之景,使小尼姑心内的一潭死水涌起层层涟漪,唤醒了她的青春意识,勾起了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情爱的追求。她埋怨爹妈为什么早早将之送入佛门,她哀叹自己很快就要成为青春不再的年老婆婆,她羡慕往来的香客施主,可以自由自在出入山门,她渴望人世间的爱情生活。
“念经时须则是数珠儿在手内搓,那曾知泪珠儿在胸前堕” 一句中的 “数珠儿”和 “泪珠儿”,“手内搓” 和 “胸前堕” 相对偶,形象地展示了小尼姑内心的极度矛盾和痛苦。按说,出家之人早就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不应为情所动的。但剧中的小尼姑却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年轻女子,她不甘心就这样让佛门葬送自己的青春。别人家的女儿,似这般花样年纪,不是在深闺绣楼之中深受爹妈宠爱,就是与如意郎君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小尼姑,只能是剃去一头秀发,身着单色袈裟,无休无止地念着不明其意的经文。“数珠儿手内搓,泪珠儿胸前堕”,心口不一,她只能在无可奈何中伤心落泪。这样描写,为小尼姑下文中被几个俊俏儿郎所吸引进行了铺垫。曲文中的 “驾言”,原是指乘车,《诗经》 中 《邶风·泉水》 有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而此处,这个词似应通假作 “假言”讲,即假装言说,也就是找借口。山下的俊俏儿郎们早就知道在这庵堂之中,有一年轻貌美的小尼姑终日在此念经,故几次三番的借口拜佛求签,到此来挑逗。这样,更激起小尼姑内心的感情波澜。
小尼姑否认自己是浅薄的风流女人,她只是不愿意自己一生都付予青灯古佛,而向往普通人家美满幸福的夫妻生活。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尼姑思凡可算是大逆不道。剧中 【水仙子】 一曲在描写小尼内心的情感波澜时,引用了三个典故:“仙女碧桃” 出自元杂剧《萨真人夜断碧桃花》,写碧桃女借尸还魂,终与未婚夫张道南结为夫妇; “神女阳台” 出自宋玉的《神女赋序》,楚襄王游于云梦之浦,与神女幽会; “玉杵蓝桥” 出自唐裴铏的 《传奇》,书生裴航赴试路经蓝桥驿,与樊云英相爱,得中后,以玉杵为聘,二人同归仙界。这些典故直用其事地印证了连仙姬神女尚且追求爱情生活,为什么凡间女子却无缘享受这世俗生活! 小尼姑为自己的思春找到了依据,并为以后决心下山的行动进行了必要的铺垫。
作者在塑造这个藐视佛门教规,追求自由幸福的小尼姑形象时,还充分赋予其人情味。虽然师父曾 “苦荆笞” 逼她无休无止地念诵佛家经典使她反感,但是一旦要私自逃下山去,她内心却犹豫起来。因为她毕竟在佛门长大,衣食全靠师傅,实不该背义忘恩。在当时,《尼姑下山》 有不同体系的演法。从明嘉靖时重刊的 《风月锦囊》 中,可知一种尼姑下山是 “将袈裟扯破,埋了藏经,丢了木鱼,弃了铙钹”,是一个为追求幸福,与佛门彻底决裂的尼姑的形象。郑氏显然是不满意如此写法,“去则去,说甚么打破铙钹; 行则行,说甚么埋了藏经; 走则走,说甚么扯破了袈裟”。他认为 “这样人呵,我笑他都是胸襟窄”。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念及师父的养育之恩。所以,他笔下的小尼姑虽然私自下山,却 “身虽去,心犹把你牵挂”。这样处理,一方面说明作者的道德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当时部分观众的审美要求。
全出两处运用反衬的手法,即春天的生机勃勃与佛门的死气沉沉,山下的热热闹闹与山上的冷冷清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景衬情,景情截然。有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见 《姜斋诗话》) 的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小尼姑下山前的悱恻心境鲜活地跃然纸上。该剧继承了民间艺术的特点,语言直白朴实,唱词直抒胸臆。
几百年来,《尼姑下山》 作为折子戏,在戏曲舞台上曾久演不衰。昆曲、京剧、湘剧、赣剧、楚剧、扬剧、婺剧、莆仙戏、粤剧、川剧、皖南花鼓戏等均根据剧种本身的需要,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改编处理,因此,该剧深受不同层次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上一篇:《琵琶记·琴诉荷池》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原文与翻译、赏析